老去逃名何所为,渔蓑常向水云披。
竿头高挂一轮月,泽畔轻移百丈丝。
烟雾直寻巢父乐,江湖无复子牟思。
不知严濑谁能似,十里龙湾九曲池。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咏钓台,表达了自己退隐林泉、与世无争的闲适心情。“钓台”一题,《太平广记》卷二〇五引晋王隐《晋书·高士传序》云:“(许由)去尧为农,耕于泽畔,饥食首阳之下,渴饮渭水之滨。舜闻而请见之,由耻其名,遂耕于石门之上。”据此,可知这首诗当为咏渔翁或钓鱼者所作。
“老去逃名何所为,渔蓑常向水云披。”起句点明题旨,言自己年老归隐,不慕名利;后两句写自己的生活态度,即“渔蓑”一词所概括的:在山水间自由自在地垂钓。“竿头高挂一轮月,泽畔轻移百丈丝。”写钓台景色,用“竿头”、“月”、“泽畔”等词来勾画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烟雾直寻巢父乐,江湖无复子牟思。”写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与世淡泊,超然物外,像古人一样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不知严濑谁能似,十里龙湾九曲池。”最后两句以设问的方式作结,抒发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何为:干什么呢?②泽畔:水边,这里指江边。③子牟:指春秋时吴国的公子光,他帮助其父吴王阖庐杀死了僚臣钟建、封具,自立为君。④严濑:湍急的水边,这里代指深山幽谷。⑤九曲池:形容曲折如九曲的长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