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南方强,情与北方异。
吾不虐其人,渠亦不为祟。
贪将故生衅,馘杀自网利。
一扎平番书,千里免兵燹。
【注释】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题写徐翼所收藏的《年伯素履图》上的诗。庭闱:指朝廷。受业:学习。曾:曾经;闻:听说。情与:情感与。异:不同。吾:我。虐:欺压,虐待。渠:他,指徐翼。亦:也。不:没有。为祟:作怪,作崇。贪将:贪婪地携带。故生衅:因而生出祸端。馘杀:斩除敌人头目,这里指战争。平番书:平定吐蕃的书信。免兵燹:免除战争之祸。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岑参(7—7),原籍南阳,迁居江陵,后徙居武威。天宝三载(748)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安西都护府长史时,封渤海县男。代宗时入朝为集贤学士、散骑常侍,使回纥,大历三年(768)病卒。有《岑嘉州诗集》,已佚。《全唐诗》编其诗二卷。岑参工于七言歌行,善用五七言诗句杂糅为篇,气势雄浑,音节顿挫,颇近民歌风味。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的诗作。诗中描述了作者曾在南方听闻北方强盛而感到惊讶,但自己并没有欺压他人,他也并未因此作怪。贪婪的人往往会招致灾祸,斩杀敌人的头目自会获得利益。一纸书信便能够平定吐蕃,解除战争之患。这是一首描绘战争的诗作,充满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