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有事使,从昔有君臣。
不闻君负臣,惟闻臣负君。
试睹龙章锡,皇恩被两亲。
负曝还自暄,何以报王春。

诗句释义

  1.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庭闱受业”:这是一首诗的标题,描述了在庭院中接受教育的场景。
  2. “从昔有事使,从昔有君臣”:表示自古以来就有君臣关系,强调了君臣之间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的联系。
  3. “不闻君负臣,惟闻臣负君”: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人们应该尊重君主,不应该背叛君主。因为君主是国家的统治者,他们的责任在于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 “试睹龙章锡,皇恩被两亲”:这句话描述了皇帝给予臣民的恩惠。龙章指的是皇帝的象征,锡表示赐予,皇恩是指皇帝的恩惠。这里的关键词是“两亲”,可能是指皇帝和臣民之间的关系。
  5. “负曝还自暄,何以报王春”: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们得到了皇帝的恩惠。这里的关键词是“王春”,指春天,暗示着新生和希望。

译文
从古代开始,就有君臣关系存在。
我从未听说过君主背叛臣子,只听说过臣子背叛君主。
我见过皇帝赐给臣民恩惠,皇帝的恩惠遍及两亲。
臣子背负阳光回到阴凉处,用什么回报君王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君臣关系、表达对皇帝的尊敬以及对臣子责任的认识,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忠诚、责任和感恩的重视。诗中的“负曝还自暄,何以报王春”一句,不仅表达了臣子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君臣之间的和谐与相互依赖。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皇帝赐给臣民恩惠的情景,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皇帝对百姓的保护和关爱。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秩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