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奇父不怜,颜路子不寿。
牛也忧兄弟,顗兮空良友。
买臣未终贱,室人谢丝萝。
版筑不入梦,高宗如说何。
相遇良偶然,不尔偶不遇。
天且莫之为,委心复奚虑。
【注释】
伯奇父:指晋伯奇。《左传·昭公四年》载,楚文王之妻蔡女生伯奇,伯奇是庶子,被弃不用。伯奇长大后,楚文王欲立其弟熊延为世子,伯奇谏止而被杀。颜路:《左传·隐公元年》载,齐庄公与管仲、隰朋同车而行,让路于鲍叔牙。鲍叔牙说:“我幼时,叔牙不以我为友。”颜路因此自刎而死。牛有触角,象征忧心忡忡,担心兄弟之间互相伤害。颜路:指颜渊。《论语·宪问》:“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斯远矣。”颜渊死,孔子叹息:“天丧予!孤子!”。买臣:指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曾为梁孝王的宾客,后来因生活困难,卖身为郎,故称“买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在梁孝王家做客三年,梁孝王死后,他只好到长安谋生。《史记》:“买臣字长卿,少时为客,献赋未贵,游宦不遂。”室人:这里借指妻子卓文君。文君之父卓王孙的女儿,嫁给司马相如,两人志同道合,但后来因为贫贱而离异。丝萝:即桑榆(sāngyú),指黄昏。比喻人生晚年。版筑:筑墙用的土坯和木料。《汉书·艺文志》:
“《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刺诗也。”颜师古注:“筑墙者以土和木为版,故曰版筑。”梦:这里指做梦。高宗:指唐高宗李治。李治与武则天结婚后,封皇后号“天后”,后废李氏,自立为帝。说:解释、说明。偶:偶然;不料。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穷困潦倒之时所发出的感怀之情。前四首是写自己不幸的遭遇,第五首写自己虽然贫困潦倒,但却有贤妻相伴,第六首抒发自己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全诗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语言质朴而又凝练精警。
第一首中“伯奇父不怜”句中的伯奇,指晋公子重耳。《左传·宣公十四年》载,重耳流亡在外,其父悼公派大臣介子推跟随他,并送他赤色的弓和红色的箭袋。后来重耳回国执政,却忘记了介子推,让他去当了奴仆。重耳在患难中想起了介子推对自己的恩德,便下令把全国的人分为三等:一等叫功臣,二等叫亲附,三等叫不肖。重耳认为功臣中应该包括他的老师赵衰、狐偃、先轸等人。介子推却不在其列。第二首中“颜路子不寿”句中的颜路,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左传·闵公元年》载,羊舌赤的父亲羊舌职死后,他请求继父羊舌鲋不要收尸,因为他的母亲还没有改嫁,他不想成为不义之人的继承人。第三首中“牛也忧兄弟”句中的牛,指牵牛星,传说它有九个儿子。传说牛郎和织女相爱成婚后生下儿女,牛郎的妻子织女被迫分离,每年七夕相会一次。第四首中“买臣未终贱”句中的买臣,指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年轻时曾在梁园作客,梁孝王很喜欢他,请他为客人赋文,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梁孝王很不高兴,于是司马相如就到长安做了皇帝的侍从官。司马相如后来写了一篇《上林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译文】
伯奇父不可怜你,颜路的儿子寿命短。
牛星也忧虑兄弟间相互伤害,司马相如空有良师之名而无良友相助。
买臣没有终守贱贱贱的命运,卓文君谢绝了姻缘。
梦中筑起高高的城墙,高宗又有何话说?
相遇真是偶然,如果不这样那又怎么样呢?
天意哪不能由我们来安排,只须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好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