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岭仙人,结屋琼林东。巢云道者,为写百尺之长松。
见山堂前荫高盖,根盘铁石枝虬龙。自言泥丸古仙子,昔者授道琼山翁。
有如灵坛燕白石,长萝秋籁吟天风。上摩九霄错落之云汉,下接三山渺漠之星虹。
泥丸之道视旷劫,直与偃蹇苍翠窥鸿蒙。缑仙昔跨岭头鹤,闽海吹笙访名岳。
故人喜是仲父尊,回鸥溪枕梅花阁。嘉定雄词百炼兵,细语情深古方朔。
道山文彩嗟寂寥,振翮超腾足鲸角。忆过溪上停归船,酾酒松阴溪月圆。
纵横鳞影落空翠,杳霭竽声回溟川。乔木疏篁不堪写,抚今感昔心茫然。
毕宏韦偃称绝笔,独许壶仙踵芳迹。云孙宜更追令名,涧水林峰暮寒碧。
后凋之木梁栋材,阴崖霜雪应稀择。笑我放歌兰蕙丛,欲剪松花酿春液。
举首共招陈白二老仙,醉卧云涛弄秋色。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松树的图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仙人和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下面是诗句和翻译:
缑岭仙人,结屋琼林东。巢云道者,为写百尺之长松。
见山堂前荫高盖,根盘铁石枝虬龙。自言泥丸古仙子,昔者授道琼山翁。
有如灵坛燕白石,长萝秋籁吟天风。上摩九霄错落之云汉,下接三山渺漠之星虹。
泥丸之道视旷劫,直与偃蹇苍翠窥鸿蒙。缑仙昔跨岭头鹤,闽海吹笙访名岳。
故人喜是仲父尊,回鸥溪枕梅花阁。嘉定雄词百炼兵,细语情深古方朔。
道山文彩嗟寂寥,振翮超腾足鲸角。忆过溪上停归船,酾酒松阴溪月圆。
纵横鳞影落空翠,杳霭竽声回溟川。乔木疏篁不堪写,抚今感昔心茫然。
毕宏韦偃称绝笔,独许壶仙踵芳迹。云孙宜更追令名,涧水林峰暮寒碧。
后凋之木梁栋材,阴崖霜雪应稀择。笑我放歌兰蕙丛,欲剪松花酿春液。
举首共招陈白二老仙,醉卧云涛弄秋色。
译文:
缑岭上的仙人,在东方的琼林中结庐而居。巢居云端的道士,为这高耸入云的长松作画。
看见山堂前的树荫如同高高的房子盖顶,根部盘结于坚硬的石头之上,枝叶犹如虬龙盘旋。道士自称是泥丸宫的古仙子,昔日曾经向琼山的神仙传授大道。
它就像灵坛上的燕白石,藤萝缠绕着秋天的声音仿佛吟唱着天风。它上可以摩挲到九天云汉,下面可以连接三山渺远如星星一样的虹桥。
泥丸宫的道路看尽漫长的时间,直上天际与青翠的山峦相互映衬。缑仙从前骑着仙鹤跨过山岭,在闽海吹奏笙箫寻找名山。
老朋友高兴的是仲父的地位尊崇,回到故乡的时候坐在梅树下的枕头旁。嘉定的豪词像百炼钢铁一样锋利,细细的言辞充满深情像是古代的大儒方朔。
道山的文采令人感慨它的寂寞,振翅飞翔超然自在如同鲸鱼角。回忆起过去在溪边停下船只,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松阴和月光。
纵横交错的鳞影落在空中,一片幽暗的芦荻声音回荡在溟水的两岸。高大的乔木疏朗的竹林无法用笔墨描绘,抚摸今天感慨过去让人心中茫然。
毕宏韦偃称赞它是世上无双的杰作,只希望壶中的仙女追随他的足迹。云孙应该更加追求他的名字,涧水和山峰傍晚时分覆盖着寒气。
最后凋谢的树木成为栋梁之材,阴暗的悬崖上覆盖着薄薄的霜雪应当稀少选择。笑我放歌于兰蕙丛中,想要剪下松花酿成春天的美酒。
抬头一起呼唤陈白两位老神仙,喝醉后在云涛中玩弄着秋天的颜色。
赏析:
这首五律诗以松树为主题,通过对松树的描绘来赞美道术的玄妙和道家的清雅超脱。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
首联“缑岭仙人,结屋琼林东。巢云道者,为写百尺之长松。”描写了一个位于缑岭的仙人,在他的居所附近,有一个道士正在绘制一棵百尺高的松树。这一画面充满了神秘和浪漫色彩,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
颔联“见山堂前荫高盖,根盘铁石枝虬龙。”进一步描绘了这棵松树的壮观景象。它的树冠如同高耸入云的房檐,根部深深扎根于坚硬的石头之中,枝叶如同虬龙一般盘旋向上生长。这不仅是对松树外貌的具体描绘,也象征着道士道法无边、根基深厚的形象。
颈联“自言泥丸古仙子,昔者授道琼山翁。”则转入对道教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描述。道士自称是泥丸宫的古仙子,曾经向琼山上的神仙传授道法。这一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教历史的尊重和崇敬。
尾联“笑我放歌兰蕙丛,欲剪松花酿春液。”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和反思。他在兰蕙丛中放歌,想要剪下松花酿酒。这里的“笑我”和“欲剪松花”都是诗人自我调侃和自嘲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诗人还通过自我反思和感慨,传达出对生命、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