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按哀蝉曲,闲调冰茧丝。
目成投果处,心挑送鸿时。
自笑临邛倦,空怜缑岭期。
夜深香一缕,共谱白头诗。

【注释】

①“曾”:曾经。

②“哀蝉”曲:指《感皇恩》,是一首伤秋词,为唐玄宗时著名女诗人李冶所撰。

③“调”:弹琴的乐调,这里指弹奏琴曲。

④“冰茧丝”:指琴弦,这里指琴丝。

⑤“目成投果处”:《诗经·卫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颜如渥丹,其柳孔翠。其叶沃若,实满离支。”毛传:“女,谓女子也。言君子欲去而就彼女子,犹去恶就善也。”

⑥“心挑送鸿时”:用曹植《七哀诗》中的“望庐江之浦,见织女于中洲”之意,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⑦“自笑临邛倦”:临邛,在今四川成都。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同为郎官,卓文远亦为郎吏,俱侍武帝。文远有才名,好骑射击剑,武帝爱其俊逸,以为功不如文远,遂以文远为武都长。后卓文远入蜀,司马相如慕其才名,往候之,卓文远不与相见,司马相如乃作《上林赋》,卓文远读而嗟称。司马相如因以妻之。事见《汉书·司马相如传》。后因以“临邛”为对才子佳人求偶不得的婉辞。

⑧“空怜缑岭期”:缑岭,古山名,又名姑山,在河南洛阳市西。传说黄帝曾登此山,见巨鹿跃于枝间。后人因以“缑岭”代指高山。

⑨“夜深香一缕”:指夜静之时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琴妓(即歌妓)与一位男子之间的感情生活。诗的前两句“曾按哀蝉曲,闲调冰茧丝”,写这位琴妓曾经弹奏过《感皇恩》这首哀婉的曲子,她闲暇无事地拨动着琴弦,弹奏起了《感皇恩》这首悲凉的曲子。这两句写出了琴妓的才华和情感。诗的第三句“目成投果处,心挑送鸿时”,写这位琴妓在弹奏完《感皇恩》之后,便开始了她的表演。她的表演吸引了观众,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两句写出了琴妓的表演和她所吸引的人。诗的第四句“自笑临邛倦,空怜缑岭期”,写这位琴妓在表演结束后,对自己的表演感到厌倦,并感叹自己无法得到一个像卓文远一样的人。这两句写出了琴妓的失落和无奈。诗的最后两句“夜深香一缕,共谱白头诗”,写那位男子在夜深的时候想起了琴妓,心中涌起了对她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一首赞美她的诗。这两句写出了男子的思念之情和他所写的诗。整首诗通过描述琴妓与男子之间的感情生活,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相互思念的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