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天外访罗浮,四十专城未白头。
桑下雉驯嗟鲁令,门前桃盛忆潘侯。
霜帆晓挂寒云断,野旆晴翻古树秋。
想到旰江诗兴好,何人同上伟观楼。
送吴养志老师抉建昌同守单车天外访罗浮,四十专城未白头。
桑下雉驯嗟鲁令,门前桃盛忆潘侯。
霜帆晓挂寒云断,野旆晴翻古树秋。
想到旰江诗兴好,何人同上伟观楼。
注释:
- 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
-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 桑下雉驯嗟鲁令:桑树下的鸡被驯服了,这让我想起了鲁地的长官(太守)。
- 门前桃盛忆潘侯:门前的桃花盛开,让我想起了潘岳。
- 霜帆晓挂寒云断:早晨挂着霜的帆,划破寒冷的云。
- 野旆晴翻古树秋:野营的旗帜在晴朗的天空中飘动,仿佛翻过了秋天的大树。
- 旰江:指江西。
- 伟观楼:雄伟壮观的建筑,可能是指建昌的城墙。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吴养志老师离别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去守卫,诗人用诗歌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和惜别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老师的期望。
一、二句写诗人告别建昌的情景和心境。“单车天外访罗浮”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开建昌的壮阔场景,“四十专城未白头”表达了对年迈官员的同情,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三、四句写诗人对当地长官(太守)和名士的回忆。“桑下雉驯嗟鲁令,门前桃盛忆潘侯”借用典故表达了对长官和名士的怀念。“桑下”指的是古代鲁国,象征长官;“门”指的是潘岳的门,象征名士。这里的典故既表达了对长官和名士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
五、六句写诗人离开建昌时的景象。“霜帆晓挂寒云断”,描绘了清晨霜雾笼罩的船只和天空,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离别时刻的感伤。“野旆晴翻古树秋”则描绘了野营旗帜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扬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感慨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老师的期望和对友情的珍视。“想到旰江诗兴好,何人同上伟观楼”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教育事业,成为一代名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老师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