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摇落半荒烟,羡尔闲亭晚尚鲜。
客到白衣堪共醉,花芬彩笔转堪怜。
河阳色满从先竞,官阁风和亦后妍。
但取寒芳宜野佩,新诗何用牍三千。

《冬日偕潘元伟何俞之暨舍弟仲蔚过曾元陟草堂赏菊得千字》

东篱摇落半荒烟,羡尔闲亭晚尚鲜。
此句以“东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画卷。”摇落”形容秋天的落叶纷纷飘零,而“半荒烟”则增添了一层凄凉之感。“羡尔闲亭晚尚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闲亭晚景的羡慕之情。这里的“闲亭”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与“晚尚鲜”相映成趣,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客到白衣堪共醉,花芬彩笔转堪怜。
“白衣”通常指代文人雅士,这里借指诗人与友人共赴菊花宴的情景。“堪共醉”表明酒逢知己千杯少,众人畅饮至醉。“花芬彩笔转堪怜”,则表达了诗人对花的美丽和色彩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才华被赏识的欣喜。通过“彩笔”一词,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才华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文人墨客间的相互欣赏。

河阳色满从先竞,官阁风和亦后妍。
“河阳”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典故,但具体含义不明。“色满”可能意味着色彩斑斓或繁花似锦的景象。“从先竞”可能指的是某种竞赛或比拼,而“亦后妍”则表示即便在后来,这样的美景仍然令人赞叹不已。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既有竞争又有和谐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但取寒芳宜野佩,新诗何用牍三千。
最后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寒芳”是指那些在寒冷中依然盛开的花,它们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也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野佩”则是一种简朴的佩戴方式,诗人用它来比喻这种自然的美。“新诗何用牍三千”表达了诗人对繁文缛节的摒弃,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在于捕捉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自然之美,而非过分雕琢的文字。这两句诗彰显了诗人对简约、自然的审美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张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菊花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交往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