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赋就下西州,画鹢翩翩狎野鸥。
两岸山光堪对酒,片帆明月正宜秋。
寻源欲问君平卜,去国疑乘范蠡舟。
为语东篱花莫放,王孙不是远行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日登高时所作。诗人以闲居赋就下西州,画鹢翩翩狎野鸥的景色为画面,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厌倦的情绪。诗中多用典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首联:闲居赋就下西州,画鹢翩翩狎野鸥。

译文:闲居赋就下西州,画鹢翩翩狎野鸥。

注释:就,指作赋。赋就,即作赋;闲居,指隐居。下西州,指隐于闽地的西溪。画鹢(yì),古时一种有画纹的鹢鸟。翩翩,形容姿态优美。狎,同“狎”,靠近、接近。野鸥,指水边的鸥鸟。

颔联:两岸山光堪对酒,片帆明月正宜秋。

译文:两岸山光堪对酒,片帆明月正宜秋。

注释:堪,能、可的意思。对酒,指赏玩江景。片帆明月,指船上的帆像月亮一样明亮。

颈联:寻源欲问君平卜,去国疑乘范蠡舟。

译文:寻源欲问君平卜,去国疑乘范蠡舟。

注释:君平,传说中善于占卜的人。范蠡,春秋末期越国的大夫,后来成为著名的大商人和政治活动家。

尾联:为语东篱花莫放,王孙不是远行游。

译文:为语东篱花莫放,王孙不是远行游。

注释:为语,告诉。东篱,指菊花篱笆。王孙,泛指王族子孙。

赏析:

此诗作于九月重阳节时。九日登高是古人所喜好的活动之一。据史载,东汉初年,天下大乱,刘秀起兵反莽,其部将马武劝刘秀说:“今秋豪吉大熟,帝加餐食万钱足矣。”意思是说今年秋收很好,皇上您吃顿饭花费万钱也就足够了,何必再劳师动众呢?刘秀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命人把马武的话写下来,挂在城门上,并传令天下:有敢称‘万岁’者斩首。这就是“九日登高”的来历。

此诗首句即点明“九日”这一节令,次联则描写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山峦叠嶂,江水澄澈,诗人登上船头欣赏美景,不禁心旷神怡。三联承上而来,写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世遭遇。他想到自己曾官至宰相,如今却归隐山林,不禁感慨万分。四联又从另一角度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像范蠡那样,离开家乡去经商,但最终又返回故土,现在自己已不再是过去的王孙了。五联则以设问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一句则是整首诗的升华之处。它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又暗含着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当权者应该体察民意,关心民生疾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