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尊刻烛思蹁跹,况是支公入洛年。
大隐自容湖海傲,小乘惭缚辟支禅。
生凉渐觉楼当月,来爽遥看树覆烟。
说到浮生俱不系,空馀慧业未全捐。

【注释】

九傲堂:即九子阁。小集:指诗人与胡鹤师的聚会。冰上人:指胡鹤师,其字号不详。道龙:诗人的朋友。夜酌:指诗人饮酒至深夜。得一先:诗中第一句的倒装。

【译文】

开尊(打开酒樽)刻烛(点蜡烛),思考起蹁跹舞步,何况是支公入洛年?

大隐隐于市,自容湖海傲世;小乘惭缚辟支禅。渐觉楼当月,来爽遥看树覆烟,说到浮生不系,空馀慧业未全捐。

赏析:

本题所选为王令七律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写在九子阁与友人胡鹤师、道龙夜饮之乐。

开尊刻烛思蹁跹,况是支公入洛年——诗人在九子阁与朋友胡鹤师、道龙开樽饮酒,并回忆起晋代高僧支道林入洛讲学的往事。开樽:斟酒。

大隐自容湖海傲,小乘惭缚辟支禅——诗人感慨说,自己有隐遁的才能,却隐居湖海之中,而像支道林那样小乘的佛教徒却要受戒受缚。“自容”,自得于心。“小乘”指小乘佛教。南朝齐梁时期,佛教盛行,许多名僧都曾受到统治者的礼遇和供养,如梁武帝就曾礼请著名僧人法云、宝志等人到皇宫内讲经说法。“惭愧”,惭愧自己的小乘佛教修行不够彻底。

渐觉楼当月,来爽遥看树覆烟——诗人说,忽然之间,他发现楼头正对着月亮,远处的树林被雾气笼罩,好像烟雾一般。“来爽”,从远处看去,清爽宜人。“树覆烟”,雾气笼罩着树木,使树木如同被烟雾笼罩一样。

说到浮生俱不系,空余慧业未全捐——诗人最后感叹说,想到人生的虚无和世事的无常,一切都没有固定的依靠,只有佛家的慧业还没有全部抛掉。“说”通“悦”。《维摩诘经·观众生品》:“我今欲说诸世间众生,皆悉是菩萨。”

此诗以清丽的语言,表现诗人对佛家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