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东望片云舒,忆尔鸣琴佐郡馀。
太学曾同文季席,彝门能驻信陵车。
别来祇问三年艾,此去空缄隔岁书。
岐路眼青知己在,肯教歌铗食无鱼。
【注释】
海天东望:指登高远眺。
片云舒:一片白云飘散。比喻心情舒畅。
文季:即谢安,字安石,是谢安之兄,曾任尚书令、中书监,故称其弟为“文季”。
彝门:指晋公子重耳流亡到晋国时,经过卫国的南郊,在卫国大夫狐偃家设宴饮酒,酒酣后,重耳向狐偃表示愿意接受周天子的命令而回国执政。这里指重耳。
三年艾:(草名)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常以艾为辟邪之物。艾蒿三岁开花,三年后结子,所以用“三年艾”比喻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信陵车:指信陵君的车子,信陵君因魏王宠爱如姬,得以窃符救赵。
岐路眼青知己在,肯教歌铗食无鱼。意思是说:你的朋友还在,我怎么能不想念呢?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诗人通过写自己的病中感受,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切,意蕴深远,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情韵。首联“海天东望片云舒,忆尔鸣琴佐郡馀”,诗人在病中遥望东海,看到海上有片云飘散,想到友人在广东担任官署,心情顿时开朗,于是写下了这两句。颔联“太学曾同文季席,彝门能驻信陵车”,诗人回忆自己在太学(古代大学)和谢安(字安石)同学共事的情景,以及在卫氏家中饮酒作乐的情形,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颈联“别来祇问三年艾,此去空缄隔岁书”,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已经三年了,但书信往来却很少;现在要离别他乡,只能托付邮差带一封隔年的书信。尾联“岐路眼青知己在,肯教歌铗食无鱼”,诗人想象着在岐路(即旅途)上看见老朋友,一定会感到欣慰;自己现在没有收入,不能像当年那样挥动长剑歌唱《将进酒》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思念友人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节奏感。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人物来丰富诗歌的内涵和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