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君说壮游,片帆斜日到林丘。
终童自愧缨难请,定远于今笔易投。
树底晚晴三伏雨,尊前凉送一溪秋。
临岐倚棹凭双剑,珍重寒光护客裘。
【诗句】
江上逢君说壮游,片帆斜日到林丘。
终童自愧缨难请,定远于今笔易投。
树底晚晴三伏雨,尊前凉送一溪秋。
临岐倚棹凭双剑,珍重寒光护客裘。
【译文】
在江上遇到了你,谈论起我们过去的壮阔行程,那天,我们乘着一片帆船,在斜阳的映照下抵达了山林之丘。
我自感愧对这身官服,难以再请出公门;而孙权如今轻易地放下笔墨,却能随意挥洒。
傍晚时,树下的雨意刚刚停止,凉爽的气息从酒杯中传递开来,仿佛是一条清流。
当我站在岔路口,手持双剑,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愿你的寒光永远守护着我的外衣。
【赏析】
此诗是谭永明和翟从先过访榕溪席上,即兴作成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江上逢君说壮游,片帆斜日到林丘”描绘了两人在江边偶遇的情景,他们畅谈过去壮游的经历,共同回忆起那些难忘的岁月。颔联“终童自愧缨难请,定远于今笔易投”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地位和处境的感叹。他自感惭愧于自己无法再像孙权那样轻松地请出公门,同时也羡慕孙权能够轻易地拿起笔墨。这一转折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哲理色彩。颈联“树底晚晴三伏雨,尊前凉送一溪秋”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以及酒宴中带来的清新感受。尾联“临岐倚棹凭双剑,珍重寒光护客裘”则以双剑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祝愿。整首诗通过描绘江边偶遇、壮游回忆、感叹自身处境、欣赏宴会美景以及珍视友谊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