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刍曾荐白杨秋,玉节金鱼共一丘。
石绣屏前频立马,莲花峰畔说眠牛。
西风忽送松楸雨,落日时闻鼓角愁。
自是中丞明德远,万家不数汉元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生刍曾荐白杨秋,玉节金鱼共一丘: 生刍曾荐指的是曾经献上生刍(指祭祀用的牛羊)来祭拜中丞公的墓地,而玉节和金鱼则是中丞公生前的遗物,被放置在同一个墓地里。
- 生刍:古代用于祭祀的牲畜肉
- 荐:奉献
- 白杨秋:秋天的白杨树
- 玉节金鱼:指中丞公生前的节杖和金鱼形饰
- 玉节:古代官员的节杖,代表官职
- 金鱼:装饰品
- 共一丘:共同葬在一处
- 石绣屏前频立马,莲花峰畔说眠牛: 描述了墓地前石刻屏风前的频繁马匹,以及莲花峰畔的牛群。
- 石绣屏:用石头雕刻的屏风
- 频:多次,频繁
- 马:指马匹
- 西风忽送松楸雨,落日时闻鼓角愁: 描绘了西风吹动松楸树叶,带来雨丝的场景,同时听到落日时分的鼓角声让人感到忧愁。
- 西风:西方之风
- 松楸雨:松树枝上的雨滴,楸木棺材上的水滴
- 自是中丞明德远,万家不数汉元侯: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中丞公德业的赞扬,认为他的影响深远,以至于即使是普通人家也无需与汉代的大官相比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中丞公墓的描述,展现了其生前的荣耀和死后的哀伤。诗中的“生刍曾荐白杨秋”,通过对比生与死的仪式,表达了对中丞公的敬仰之情;“石绣屏前频立马,莲花峰畔说眠牛”则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墓地的庄严与肃穆;“西风忽送松楸雨,落日时闻鼓角愁”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使人不禁联想到中丞公的去世;最后一句“自是中丞明德远,万家不数汉元侯”则表明中丞公的功德已经超越了个人的荣华富贵,成为后人永恒的记忆。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中丞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