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甍绮槛接青霄,百尺凭虚宛泬漻。
柱日暝残秦观影,连空寒涨海门潮。
西风白雁南归少,东国浮云北望遥。
临眺不堪频指点,一天秋色正萧萧。
【诗句释义】
- 朱甍绮槛接青霄:形容建筑华丽,颜色鲜艳。朱甍是红色的屋梁,绮槛即华丽的栏杆。
- 百尺凭虚宛泬漻:百尺是指高度,凭空指无依托的高空。比喻楼高耸入云。
- 柱日暝残秦观影:柱日即太阳,暝残指太阳落山,秦观影指从高处俯视秦时长城遗迹。
- 连空寒涨海门潮:连空指天空与海面连成一片,寒涨指海潮上涨。
- 西风白雁南归少:西风指的是秋天的风,白雁指的是大雁,南归少指南飞的大雁数量较少。
- 东国浮云北望遥:东国指的是东方的国家,浮云指天上飘动的云。北望遥指远望着北方。
- 临眺不堪频指点:临眺指站在高处观望景色,不堪意为难以承受,频频指点指用手指点出美景。
- 一天秋色正萧萧:一天秋色指整个秋天的景色,萧瑟意为萧索、凄凉。
【译文】
登上东昌光岳楼,朱红的屋梁和华丽的栏杆直冲云霄,仿佛与天相接。百尺高的楼台倚靠在虚无缥缈的地方,显得格外壮观。从楼上可以俯瞰到太阳已经落下,秦时的长城遗迹依稀可见,海面上潮汐上涨,波涛汹涌。秋风送爽,南归的大雁稀少,远方的天空中,云雾缭绕,似乎在遥远的北方。我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忍不住频频指着眼前的美景,感叹这秋天的景色真是美丽而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对建筑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