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北望俨蒿焄,蓼水庐前紫气殷。
妇子蘋蘩长假飨,宫墙俎豆互芳芬。
神峰含日开青嶂,铁岭惊霄冠白云。
柏酒椒盘遥献岁,无疆降福自欣欣。

《元日登蓼云台望拜先茔》是明代诗人高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第一联:“登台北望俨蒿焄,蓼水庐前紫气殷。”

在蓼云台上远望,只见草木丛生,蒿草丛生,仿佛在焚烧着香草,弥漫着香气。而蓼水边的小庐前,有紫气缭绕,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祥瑞的景象。

第二联:“妇子蘋蘩长假飨,宫墙俎豆互芳芬。”

妇女们和孩子们都穿着礼服,长年累月地在这里享受祭祀的欢乐,而宫中的祭祀用具也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这里的“蘋蘩”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祭品,而“俎豆”则是古代的祭祀用具。这些词语都与祭祀有关,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之情。

第三联:“神峰含日开青嶂,铁岭惊霄冠白云。”

只见神峰巍峨耸立,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屏障,将太阳遮挡住,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阳光。而铁岭山巅则被云雾环绕,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山峰,直插云霄,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联:“柏酒椒盘遥献岁,无疆降福自欣欣。”

远处的人们举杯献上柏树酿制的酒和椒花盘,向新的一年祈福,希望新年能够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好运。而自己则满怀喜悦地迎接新年的到来,期待着更多的美好时光。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元日登蓼云台望拜先茔的场景进行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草木丛生、紫气缭绕、祭祀用品散发芳香等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通过对神峰含日、铁岭惊霄等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感。此外,诗中还通过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和对新年的祝福,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总之,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