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午夜正蹁跹,秉烛登台思黯然。
尘匣未开天上镜,星桥惟放火中莲。
歌声舞影争相媚,雨意云情转可怜。
怪底嫦娥亦羞涩,清光不到酒尊前。
正月十四日晚上在曝书台等待月亮,但月亮没有出现。
春游时午夜时分正在翩翩起舞,拿着烛台登上台子心情黯然。
尘匣未开就像天上的镜子,星星搭成的桥只在火中绽放。
歌声和舞影争相媚人,雨意和云情让人感到可怜。
我奇怪为什么嫦娥也羞涩,清光照不到酒樽前。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元宵夜赏月的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和失望。
首句“正月十四夜曝书台候月不至”描绘了诗人在正月十四日晚上在曝书台等待月亮的场景。这里的“正月十四夜”指的是元宵节的夜晚,而“曝书台”则是一种古代文人雅士赏月读书的地方。这句诗通过“候月不至”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和等待的心情。
第二句“春游午夜正蹁跹,秉烛登台思黯然”,描绘了诗人在春游时午夜时分翩翩起舞的情景,并且拿起烛台登上台子时心情黯然。这里的“春游”指的是作者在元宵节这天外出游玩,而“午夜”、“蹁跹”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人物的动作。这里的“秉烛登台思黯然”表达了诗人在赏月前的准备和心情。
第三句“尘匣未开天上镜,星桥惟放火中莲”,描绘了诗人看到天空中的美景,但是尘匣未开,就像天上的镜子一样,而星星搭成的桥只在火中绽放。这里的“尘匣未开”和“天上镜”都描绘了夜空的美丽,而“星桥惟放火中莲”则描绘了星星在燃烧的火焰中的绽放,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第四句“歌声舞影争相媚,雨意云情转可怜”,描绘了诗人看到歌舞的人们互相竞争,以及雨意和云情给人带来的喜悦。这里的“歌声舞影”和“雨意云情”都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和欢乐的氛围。
最后一联“怪底嫦娥亦羞涩,清光不到酒尊前”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失望。这里的“嫦娥亦羞涩”暗示着诗人认为嫦娥也因为害羞而不出现在月亮上,而“清光不到酒尊前”则表明月光并未照到诗人的酒杯中,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失望和遗憾。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元宵夜的景象和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和失望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