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晴光杜若洲,美人能否共移舟。
东皇已展中和节,我辈何妨汗漫游。
造次莺花须领略,清嘉风日足彝犹。
主人四百三十二,一主期君一日留。

【注释】

辛酉:宋高宗绍兴三十九年(1169)正月,改元“隆兴”。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

倘能结伴寻春便当移舟候驾:倘若你我能够一起游赏春天的美景,那么我就乘船来等待你的驾临。

东皇:指太阳。中和节:古代节日名。汉制以农历二月为中和节,后因避讳改称“中和”为“中元”。

造次:急忙的样子。莺花:莺啼花开。

清嘉:清美,美好。彝犹:美好的时光。

四百三十二:指诗人的家宅,有四进庭院,故称“百三十二院”。一主:指作者本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应和之作。前半首写与友人相约同游,后半首抒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联:“泛泛晴光杜若洲”,写诗人与友人同游罗浮山的情景。“泛泛”形容湖面波纹荡漾。这一句是写景。“杜若洲”是罗浮山的别称。

第二联:“美人能否共移舟”,写诗人与友人同游的心情。“美人”即指作者自己。诗人说“美人”能不能和自己去游。这是写情。

第三联:“东皇已展中和节,我辈何妨汗漫游。”意思是:东皇太一行将开始“中和节”(农历二月十五日),我们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到野外去游赏呢?这里用“汗漫游”来表示游玩之意。“中和节”是古代的一个节日,据《礼记》记载,这个时节天气温暖,万物生长茂盛。

第四联:“造次莺花须领略,清嘉风日足彝犹。”意思是:仓促之间,莺啼花放,必须尽情领略一番;美好的春色,美好的时光,足以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也是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五联:“主人四百三十二,一主期君一日留。”意思是:我的家宅有四进庭院,主人共有四十九人(“四百三十二”是虚数),我打算请一位客人留下来,和他一起住下。这是写邀请朋友同游的意思。

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委婉多致,既写出了和朋友相约同游的愿望,又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可谓意深韵永,婉而有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