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崩云涨碧空,滔滔谁挽百川东。
波臣已断巨鳌足,逋客且卧冯彝宫。
灶底蛙鸣嗟桂玉,楼头蝇冻付苓通。
新晴钟鼓忽相报,迟尔开尊一镜中。
泼墨崩云涨碧空,滔滔谁挽百川东。
波臣已断巨鳌足,逋客且卧冯夷宫。
灶底蛙鸣嗟桂玉,楼头蝇冻付苓通。
新晴钟鼓忽相报,迟尔开尊一镜中。
译文:
泼墨般地崩裂云彩,天空变得一片碧绿,是谁在用力地推动这滔滔的江河向东流?
波臣(即水臣)已经断裂了巨鳌(即巨大的海龟)的脚,逋客(逃难的人)暂且躺在冯夷宫殿(神话中的神山)里。
灶底下的青蛙在抱怨自己的桂木和玉器被打碎,楼头的苍蝇被冰冻,却只能飞到茯苓洞去。
新晴天突然听到钟鼓声,我赶紧打开酒坛,一杯美酒就出现在我眼前,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晰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互映照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泼墨般的壮丽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句“泼墨崩云涨碧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泼墨山水画,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推动云层翻涌,使得整个天空都变得一片碧绿。这里的“泼墨”一词,既形容了画家笔下的墨迹如同泼洒而出一般,又暗喻着诗人内心的激情和豪放。而“崩云”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气势,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感。
第二句“滔滔谁挽百川东”,则转向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用“滔滔”来形容江水奔流不息的样子,暗示着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就如同这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法阻挡。而“谁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困境的无奈和困惑,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第三句“波臣已断巨鳌足”,则是对前两句的延伸和发展。诗人以“波臣”自喻,将自己比作那被巨鳌(大龟)折断了脚的游子,暗示着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种种挫折和磨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不甘和抗争。
第四句“逋客且卧冯夷宫”,则是对前两句的一种巧妙回应。诗人将自己比作逋客(即逃难的人),将自己暂时栖息于冯夷宫殿(神话中的神山)。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妥协,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第五、六句“灶底蛙鸣嗟桂玉,楼头蝇冻付苓通”,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内心的感受。通过描述灶底蛙鸣、楼头苍蝇被冻死的画面,诗人传达出自己身处逆境、饱受磨难的凄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怀念。
最后两句“新晴钟鼓忽相报,迟尔开尊一镜中”,则是对整首诗的收束和升华。诗人通过描写新晴天钟鼓齐鸣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而“迟尔开尊一镜中”则寓意着等待时机的到来后,将重新振作起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