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依偃室愧嘉宾,褦襶何辞触后尘。
下榻不留歌铗客,曳裾原是受廛人。
白头壤父扶藜至,青鬓神君设醴频。
自笑欲从阳里子,尚期倾酿吐车茵。

解析

1. 诗句与译文

  • 第一句: “瞻依偃室愧嘉宾,褦襶何辞触后尘。”

  • 解释: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宪度明府的感激之情。”瞻依偃室”指的是诗人因为某种原因暂时住在别人家里,而”嘉宾”则是指王宪度作为客人的光临。诗人感到惭愧,因为他不能亲自赴宴。”褦襶”是自谦之词,意味着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王宪度的期待。”触后尘”可能指的是担心自己的举动会打扰到王宪度或他人。

  • 第二句: “下榻不留歌铗客,曳裾原是受廛人。”

  • 解释: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王宪度的热情接待。”下榻”表示接受邀请,没有拒绝;”歌铗客”可能指的是因身体残疾(可能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自由歌唱。”曳裾”则是指穿着官服,暗示诗人原本的身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宪度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尊重,以及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自嘲。

  • 第三句: “白头壤父扶藜至,青鬓神君设醴频。”

  • 解释: 这两句描述的是两位老者,一老一少,他们的到来给宴会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活力。”白头壤父”可能是对一位年长者的尊称,”扶藜”则是指拄着拐杖,形象地描述了这位老者的行动不便。”青鬓”则是对另一位年轻人的赞美,”神君”可能指的是王宪度,表明他具有非凡的魅力和影响力。”设醴频”意味着频频为来宾斟酒,显示出宴会的热闹和欢乐气氛。

2.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墨客表达谢意与谦逊之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展现了与王宪度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宴会上的氛围。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王宪度盛情的感激,也展现了自己的谦逊和自我定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品德和深厚的人际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