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柴门久不开,门开时有白鸥猜。
自怜秋色空闻雁,忽漫良朋亦凿坏。
问字喜携双鲤至,寻源却共一僧来。
邻仙楼上元龙在,何必西园百尺台。

诗句释义:

地僻柴门久不开,门开时有白鸥猜。

译文:

小园深处,柴门紧闭,已久未开启。今日门开,白鸥翩翩而至,似乎在猜测着什么。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柴门紧闭,象征着诗人的隐逸之情,也反映了其生活的孤寂与清高。门一开,白鸥飞来,象征着诗人的生活即将发生变化。同时,诗人以白鸥“猜”之,也暗示了自己对未知生活的期待与好奇。

自怜秋色空闻雁,忽漫良朋亦凿坏。

译文:

秋日的景色虽美,但只能空自欣赏,心中却感到凄凉。忽然间,好友们一个个离我而去,仿佛都被时光所摧毁。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虽然秋色美丽,但诗人只能在其中独自哀叹。而他的朋友们,一个个离他而去,仿佛都被时间所改变,这更加重了他的孤独感。整句诗充满了悲凉之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问字喜携双鲤至,寻源却共一僧来。

译文:

我喜爱书法,所以经常携带双鲤(即鲤鱼)前来求教。而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位僧人同行。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充满文人趣味的画面。诗人爱好书法,因此常常携带双鲤前来求教。然而,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水源,还遇到了一位僧人相伴。这种巧合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意外惊喜的珍视。

邻仙楼上元龙在,何必西园百尺台。

译文:

如果邻边的仙人楼里的元龙还在,那么我为何要去那西园百尺的高台上呢?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如果能在邻边的仙人楼里遇到元龙这样的贤人,那么就无需再去西园百尺的高台上追求那些虚名浮利。这种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让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