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之内三西湖,真山真水真画图。
钱唐名圣果不妄,二高三竺神仙都。
汝阴勺水胡为尔,欧阳太守移家至。
续游不是老门生,安得标名在人耳。
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
绍圣已非元祐日,惠州岂与杭州同。
东坡寓惠凡三祀,有诗一百□十二。
空将藤菜敌莼羹,江月才留二百字。
万里投荒白发臣,栖栖数口合江滨。
却为湖中了公事,故令岭外苦行吟。
行吟岂是湖山主,不放西湖入佳句。
逐臣幸饱惠州饭,敢向湖山添口语。
东坡东坡真可悲,磨蝎生当绍圣时。
脱离刀几全馀息,领略湖山不在诗。
湖山之灵更有说,东坡先生果奇绝。
前知后有西园公,能为东坡补其缺。
世间清福人最难,清福无过湖与山。
钱唐汝阴久占断,罗浮亦已穷跻攀。
且留惠州一幅画,付与西园细描写。

【注释】

  1. 真山真水真画图:真实的自然景色,如山水画般美丽。
  2. 钱唐名圣果不妄:杭州(钱塘)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这里的“名圣”指著名的历史人物,而“果不妄”表示这些人物确实存在且其名声不虚。
  3. 二高三竺神仙都:指杭州的灵隐寺、上天竺和下天竺三座佛寺,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4. 汝阴勺水胡为尔:汝阴,地名,位于今天江苏南京一带;勺水,即句溪水;胡为尔,为什么这样。
  5. 欧阳太守移家至: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江西赣州知州,后因党争被贬到惠州。
  6. 续游不是老门生:指欧阳修虽然在惠州继续游览,但并非旧日的学生,因为之前他曾在东坡任职。
  7. 安得标名在人耳:如何能让世人知道并记住他的名字?
  8. 绍圣已非元祐日: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年号为绍圣,与苏轼政见不合,被放逐至惠州。
  9. 惠州岂与杭州同:苏轼被贬惠州时,曾作《惠州一绝》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江山千里客心愁,谁遣朝来肠欲断?坐令岁月销残壮,白首书空题大观。”可见他认为惠州与杭州不同。
  10. 东坡寓惠凡三祀:苏轼在惠州住了三年多。
  11. 有诗一百□十二:此处可能指的是苏轼在惠州写的诗有一百多篇。
  12. 万里投荒白发臣:指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到远离家乡的地方。
  13. 栖栖数口合江滨:形容苏轼一家人在江边生活的情景。
  14. 却为湖中了公事:因为公事需要,不得不在湖中处理事务。
  15. 行吟岂是湖山主:苏轼并不只是湖山的主人,他还有许多其他的事务和责任。
  16. 不放西湖入佳句:苏轼认为西湖的美不需要用诗句来描述。
  17. 逐臣幸饱惠州饭,敢向湖山添口语:身为被贬之人,苏轼在这里尝试着用言语描绘惠州的风景和文化。
  18. 前知后有西园公:西园公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用来比喻能够理解苏轼心境的人或事物。
  19. 能为东坡补其缺:西园公能够帮助苏轼弥补他的不足之处,使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作品。
  20. 清福无过湖与山:清福,清闲的生活;湖与山,代表大自然的美景;无过,没有超过。
  21. 钱唐汝阴久占断,罗浮亦已穷跻攀:这里提到的“罗浮”,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之一,位于现在广东省的南岭地区。
  22. 且留惠州一幅画,付与西园细描写:将惠州的风景留给西园,让他有机会去细致地描绘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惠州时期所作。他在诗中提到的“真山真水真画图”、“西湖岭之东”等地方都是惠州的特色。整首诗通过对惠州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苏轼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