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转田隈小竹篱,老翁七十自扶藜。
烟笼古柏迷村火,云拥前山失酒旗。
马历崎岖缘事棘,饭甘藜藿为民疲。
藤江仆仆重经地,松岭轻阴粤鸟啼。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手法的分析来理解诗意,并加以概括,最后指出作者的感情。“藤县中即事”是首句,写诗人到任的地点;“径转田隈小竹篱”三句,写村居景色:小路弯转,田边矮竹编成的小篱笆,老翁七十岁,自己拄着扶藜。“烟笼古柏迷村火”,“云拥前山失酒旗”,描写的是村居夜景:烟雾弥漫,古柏树被笼罩,看不清村舍灯火;云团遮住了前山,看不见酒旗。“马历崎岖缘事棘,饭甘藜藿为民疲”两句写因公务之劳顿,民不堪命而作的感慨:“马历崎岖缘事棘,饭甘藜藿为民疲。”意思是说:骑马翻山越岭,为公事奔波,吃粗茶淡饭,百姓疲惫不堪。“藤江仆仆重经地,松岭轻阴粤鸟啼”两句写岭南的风土人情:藤江两岸,经过的地方很多,松岭上的阳光,洒下斑驳的影子,广东的鸟在鸣叫。

【答案】

译文:

小路弯曲地通向田间的小路,矮竹编织成的篱笆,老翁七十多岁了,他自己拄着扶藜。烟雾弥漫,古柏树被笼罩,看不清村舍灯火,云团遮住了前山,看不见酒旗。骑马翻山越岭,为公事奔波,吃粗茶淡饭,百姓疲惫不堪;藤江两岸,经过的地方很多,松岭上的阳光,洒下斑驳的影子,广东的鸟在鸣叫。

赏析:

全诗写诗人到任后,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开头两句“径转田隈小竹篱,老翁七十自扶藜”,写诗人到任后的所见。“径转田隈小竹篱”写的是村居景致和环境;“老翁七十自扶藜”则写出了年老体衰的老翁,拄着藜杖的形象。这两句是交代诗人到任的时间和地点。“老翁七十自扶藜”,这是实写;“烟笼古柏迷村火”和“云拥前山失酒旗”是虚写。“烟笼古柏迷村火”,烟笼古柏迷村火”,写烟云遮蔽了村庄中的灯光,使人无法看清村中的情况;“云拥前山失酒旗”,是说云雾遮住了前面山上的旗帜。这是虚写。“云拥前山失酒旗”,是实写;而“马历崎岖缘事棘,饭甘藜藿为民疲”,则是虚写。“马历崎岖缘事棘”,马儿跋涉在崎岖的道路上,因为公务缠身而劳累;“饭甘藜藿为民疲”,说的是老百姓吃的是粗茶淡饭,百姓已经疲惫不堪。这是实写的内容。

接下来两句“藤江仆仆重经地,松岭轻阴粤鸟啼”,是诗人到任后的感受。“藤江仆仆重经地”,藤江一带,经过的地方很多;“松岭轻阴粤鸟啼”,说的是松岭上的阳光,洒下斑驳的影子,广东的鸟在鸣叫。这是实写的内容。

这首诗是一首记事抒怀诗。它以简洁流畅的语言,细腻入微的描摹,刻画了诗人初到任时的所见所闻和所触所感。全诗结构严密,层次井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