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薄西风拂晓霜,故人车马自丈乡。
山中带雨遥催旆,竹径呼童笑倒裳。
念旧独惊风木苦,摊诗不觉水云长。
东篱漏得春消息,冉冉韶光是小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及诗人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的题材、风格、手法、特点等。解答时,首先指出“雁薄西风拂晓霜”中的意象,“雁”是候鸟,秋天到来就向南飞;“薄”有轻薄之意;“西风”是秋天的风,“晓霜”指初露的霜花;“故人车马自丈乡”,是说故人在故乡。然后指出“山中带雨遥催旆”,“催旆”是说山中带有雨意,远地招来旌旗,这是用典,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遥”是远远的意思。“竹径呼童笑倒裳”,意思是竹子小道上有人呼唤着孩子,孩子笑着把衣服都弄湿了,这是用典,出自王维《酬张少府》。
接着指出“念旧独惊风木苦”“摊诗不觉水云长”,这是运用想象写自己的思亲之情。“风木”,指父母(多用作对亡父母的敬称);“水云”,指书信。
最后指出“东篱漏得春消息,冉冉韶光是小阳”,意思是说在篱笆东头漏进一丝春天的消息,慢慢地,美好的时光是那么的小太阳。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漏”、“冉冉”、“是小阳”都是修饰语,“春风”、“韶光”都是名词。
【答案】
雁薄西风拂晓霜,故人车马自丈乡。
山中带雨遥催旆,竹径呼童笑倒裳。
念旧独惊风木苦,摊诗不觉水云长。
东篱漏得春消息,冉冉韶光是小阳。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江陵后,与友人相会。诗人先以写景起兴,描写秋日晨景,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接着写自己对故人思念之切,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再写友人的到来,以及友人与家人欢聚的场景。最后抒发了自己渴望重返故乡的愿望。全诗情景交融,情调悲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