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秋光今已半,天河无云星历乱。须臾明月出东海,散落清辉遍遥汉。
素魄盈盈桂树边,金波沐沐璚楼畔。坡山形胜昔称奇,良夜移尊赏最宜。
神飙乍转三清界,玉露时披五穗枝。白莲池上仙踪远,玄武坛前剑气垂。
胜游况值兹灵景,深杯拚醉忘宵永。且将行乐越流光,莫把蹉跎对孤影。
君不见五仙昔日骑五羊,金丹炼就还帝乡。嵯峨怪石空留瑞,至今千载传其芳。
世人局促徒为尔,牢落尘途甘没齿。黄粱已熟梦未醒,回看明月常如此。
月明今夕正中天,湖海知心尽此筵。直须对月倾数斗,得失盈亏任自然。
明月有圆亦有缺,人生莫漫轻离别。但愿金尊酒不虚,年年酩酊酬佳节。

【注释】

五仙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秋光:指秋季景色。

天河:银河。

清辉:明亮光辉,比喻月光。

素魄:月的别称,这里指月亮。

璚(yù)楼:即玉楼,指月中的桂树。

坡山: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

神飙:旋风,这里指旋风。

三清:道教所奉为最高神的三位仙人。

五穗枝:星名。

仙踪:神仙的踪迹。

玄武坛:古代帝王祭天时祭祀的坛场,设在北郊。

胜游:美好的游玩,指游赏华山。

流光:时间流逝。

局促:拘束不舒展的样子。

黄粱梦:指晋代人卢毓梦中梦见自己变成了豆粥,煮熟后变成黄色的饭,醒来后发现只是一场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

酩酊:酒喝得十分醉。

【赏析】

《十五夜月同诸公饮五仙观》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于十五夜同诸公一起饮酒赏月的情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瑰丽神奇的月下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写景:“九十秋光今已半,天河无云星历乱。”秋天的景色已经过去了一半,天空湛蓝,没有云彩遮挡,星星闪烁不定。这句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夜空,为下面的赏月活动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颔联写赏月之景:“须臾明月出东海,散落清辉遍遥汉。”突然之间,一轮明亮的月亮从东海升起,月光洒满天空。这里的“须臾”一词,既表现了时间的短暂,也体现了月亮出现的迅速和美丽。同时,“散落清辉遍遥汉”一句,将月光比作洒落在地上的银珠,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皎洁和明亮。

颈联写月下的景物:“素魄盈盈桂树边,金波沐沐璚楼畔。”月亮高悬在桂花树旁,月光如金色的波涛般洒落在玉楼上。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月光与景物的互动,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情感:“胜游况值兹灵景,深杯拚醉忘宵永。”在这美好的景色下,诗人尽情地享受着这难得的良辰美景,他甚至不惜醉酒以忘却时间的流逝。这里的“胜游”一词,既指眼前的美景,也指美好的时光。而“拼醉”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的夜景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