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诏金门天上开,使人铜柱日南回。
九江烟浪看庐阜,五岭云山过越台。
嘉惠远氓烦圣虑,宣风绝域仗奇材。
吾家博望风流在,绝喜乘槎此日来。
广州赠同时敏
明诏金门天上开,使人铜柱日南回。
九江烟浪看庐阜,五岭云山过越台。
嘉惠远氓烦圣虑,宣风绝域仗奇材。
吾家博望风流在,绝喜乘槎此日来。
【注释】
- 明诏:明确的命令。
- 金门:指广东的广州,古称南海,因有“海上三神山”之说,又名三神山。
- 铜柱:指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设立的“使者副护、校尉”,负责沟通中原与西域的联系。
- 浔(qiú)阳:今江西九江市,古代称为浔阳县。庐阜: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的一座山峰,又称浮丘山。五岭:即南岭山脉,包括连南、仁化、乳源、曲江、翁源等地。越台:指浙江绍兴的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纪念好友谢安而建的。
- 嘉惠:施恩惠。
- 宣风:传播文化。
- 博望:即诸葛亮。
- 绝喜:非常喜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广州送别友人时所作。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对广州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的祝福:明诏金门天上开,使人铜柱日南回。这是说皇帝的圣旨如同天降,使南海之滨的广州焕然一新;又如同太阳从南方归来,照亮了岭南大地。这两句话既是对友人远道而来的欢迎,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四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首先描绘了庐山烟雨缭绕的景象,然后提到了五岭的壮丽景色,最后表达了对越台的美好回忆。在这四句话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庐山的烟雨、五岭的云山、越台的景色都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待。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学问和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相聚共叙友情。这最后两句虽然只是简短的祝福,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期许。
这首诗以明诏金门为引子,通过描绘广州的美景、庐山的烟雨、五岭的壮丽景色以及越台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