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牸反顾情何多。
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注释】

返照:夕阳的光。高树:大树。曾:通“层”,重叠之意。一犊牟然:形容牛犊的神态。其母:指牛的母亲,也即母牛。犊:牛小的时候。情何多:意谓情深义重。牧儿(mù’ér):放牧的人。心恻(xī):心肠软。倚门:倚在门口。乌尾讹(è):乌鸦的尾巴。

【译文】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高高的树木,牛儿们正从坡上走过。一头小牛犊子正欢快地朝它母亲跑去,而那头老母牛则回头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怜。放牧的老汉看到这情景心里也很是伤感,人间母子情当如何?太阳落山后,老翁倚着门等待家人归来,只见一群鸟儿飞回他的家。

【赏析】

此诗为题牧图之作。诗人描绘出一幅牧童晚归,母子相依,鸟兽共处的田园风光画。

首二句写景,点出时间是在日暮时分,地点是一片宽阔的田野,主要景物是一棵大树和两头牛。“返照”是说太阳即将落下山头,“在高树”是说夕阳照射在那棵大树之上,“度曾坡”是说两头牛正在山坡上悠闲地行走。“一犊牟然赴其母”的意思是一头小牛犊子正欢快地跑向它的母亲。“老牸反顾情何多”是说一头大母牛正回头看着自己的小牛犊,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爱怜之情。

三、四句以一个“情”字串起整个画面,写出了动物间母子之情,也写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牧儿见之亦心恻”意思是牧童看到了这幅画面,内心也是感伤不已。“人间母子当如何”是说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叹世间万物都存在着深厚的感情,而人间的母子之情又该如何呢?这里诗人借物抒怀,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赞美。

五、六句写日暮之后的景象,此时天色渐暗,牧人已收工回家,只留下一群归巢的乌鹊。诗人用“日暮”二字点明时令,用“倚门”二字点明人物活动,用“乌尾讹”三个字点明乌鹊特征。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