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内郡良家女,双鬟嫁作东邻妇。寒机霜夜织流黄,输与官中了门户。
嫁时春衣裁白苎,是妾手中织成布。相从箕帚不暂离,虽有新衣不如故。
忆曾女傅授妾诗,被服浣濯古后妃。妾家贫素无侍儿,携衣洗洗妾不辞。
妾人不是西家施,浣纱石上扬蛾眉。妾人不比溧阳女,杀身急义中道亏。
河之水,清且漪,中有鲤鱼红尾肥。堂上老姑日午饥,洗衣洗衣须早归,河上风尘缁妾衣。

诗词原文

妾身内郡良家女,双鬟嫁作东邻妇。
寒机霜夜织流黄,输与官中了门户。

嫁时春衣裁白苧,是妾手中织成布。
相从箕帚不暂离,虽有新衣不如故。

忆曾女傅授妾诗,被服浣濯古后妃。
妾家贫素无侍儿,携衣洗洗妾不辞。

注释

  1. “内郡良家女”:指元代的某位女性,原籍在内地的郡县,出身于良好的家庭。
  2. “双鬟嫁作东邻妇”:意指这位女子嫁给了东边的邻居为妻。
  3. “寒机霜夜织流黄”:描述她在寒冷的夜晚使用简陋的织机织造黄色的布料。
  4. “输与官中了门户”:表示她辛苦工作织成的布帛最终被官府征用,以抵付家中的门户费用。
  5. “嫁时春衣裁白苧”:在婚礼时,新娘穿着白色的苎麻制成的衣物。
  6. “相从箕帚不暂离”:描述了夫妻二人共同度过日常生活,彼此不离不弃。
  7. “虽有新衣不如故”:即使换上了华丽的新衣,也不如旧衣服更舒适合体。
  8. “忆曾女傅授妾诗”:回忆起曾经的女性(可能是母亲或妻子)教导过自己诗文。
  9. “被服浣濯古后妃”:通过洗衣和缝补衣裳的行为,体现了古代皇后或高级嫔妃的生活方式。
  10. “妾家贫素无侍儿”:表明自己的家族并不富裕,也没有其他仆人来帮助家务劳动。
  11. “携衣洗洗妾不辞”:尽管家境贫寒,但仍然愿意承担家务劳动,不推脱责任。
  12. “妾人不是西家施”:强调自己与西家不同,有着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
  13. “杀身急义中道亏”:表现出在紧要关头愿意牺牲自己,以彰显正义。
  14. “河之水,清且漪”:描述了河水清澈且波纹细腻的景象。
  15. “中有鲤鱼红尾肥”:描绘河中的鲤鱼,颜色鲜亮的红尾显得肥美。
  16. “堂上老姑日午饥”:反映了家中长辈因为饥饿而感到痛苦的情景。
  17. “洗衣洗衣须早归”:催促家人早早地回家,可能是因为家里有需要处理的事务。
  18. “河上风尘缁妾衣”:描述了河边的尘土飞扬,暗示了自己在风尘中的劳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普通农家女子的生活状态。她虽然出身于良家,却不幸嫁给了东邻,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尽管如此,她依然勤劳地织布、洗衣,尽职尽责地照顾家庭。诗中还表达了一种传统观念,即女子应当在家内操持家务,与男子形成互补。此外,诗中通过对河流、鱼儿的描绘,以及老人的饥饿场景,展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状况和个人的生存斗争。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也体现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