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可久何清修,读书淮海之东头。淮山娟娟桂枝碧,淮水苍苍瓜蔓流。
云开翡翠耀初日,月出玻璃涵素秋。作亭名以山水间,浩荡逸兴生沧洲。
松巅有时见放鹤,苇畔亦或听拿舟。一翁二季乐复乐,万事区区何所求。
我闻伯牙去已久,人间琴意常悠悠。安子安子尔家古瀛洲,列仙冠盖此中游。
山连归墟北斗近,水到碣石青天浮。侧聆海上有灵槎,子能乘之问牵牛。
我家溪上更清绝,瑶草长尽何淹留。亦欲翛然税凡鞅,相从羽人戏丹丘。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春,诗人安禄山任范阳、清河太守,与颜真卿同在平原郡。这首诗是诗人在平原郡时所作,表现了他在山水之间游览时的感受和心情。
首联:写诗人安子可久何清修,读书淮海之东头。诗人以“清修”二字,形容自己志向高洁,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读书淮海之东头”,表明他读书的地方是在淮海的东部,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东部。这里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他读书的好地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写淮山涓涓桂枝碧,淮水悠悠瓜蔓流。这里的“淮山”指的是泰山,而“桂枝碧”、“瓜蔓流”则分别描绘出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清澈的溪水。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颈联:云开翡翠耀初日,月出玻璃涵素秋。这里的“翡翠”是指翡翠鸟,“玻璃”则是形容月亮如水晶般晶莹剔透。这两句诗通过对云彩和月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作亭名以山水间,浩荡逸兴生沧洲。这里的“亭名”指的是诗人为自己建造的亭子,而“沧洲”则是指一片宽广的湖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山水之间建亭立意,从而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欲望,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