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动地群芳悦,十里香畦怒苞决。
蒸云炙日不胜春,坐见檀心一夜发。
绿叶枝疏翠箔搴,天香国色各争妍。
杨妃睡起娇无力,鹦鹉杯中紫气度。
碧槛雕阑十二重,牢锁春风不遣去。
青莲学士昔挥毫,赋就清平调独高。
姚黄魏紫黯无色,妒杀花前宫锦袍。
扬州赏牡丹
暖风动地群芳悦,十里香畦怒苞决。
蒸云炙日不胜春,坐见檀心一夜发。
绿叶枝疏翠箔搴,天香国色各争妍。
杨妃睡起娇无力,鹦鹉杯中紫气度。
碧槛雕阑十二重,牢锁春风不遣去。
青莲学士昔挥毫,赋就清平调独高。
姚黄魏紫黯无色,妒杀花前宫锦袍。
注释:
- 暖风动地群芳悦:暖风使大地上的花朵感到愉悦。
- 十里香畦:形容花园里香气扑鼻的草地。
- 蒸云炙日:形容阳光像火烧一般炽烈。
- 坐见檀心一夜发:指牡丹花在一夜之间开放得很鲜艳。
- 绿叶枝疏翠箔搴:绿叶茂盛,枝条疏落,翠绿色的叶子被掀开。
- 天香国色各争妍:形容牡丹花和各种花卉争相斗艳。
- 杨妃睡起娇无力:杨贵妃醒来时娇媚无力。
- 鹦鹉杯中紫气度:用紫色的鹦鹉来比喻牡丹花的色彩。
- 碧槛雕阑十二重:栏杆上刻着精美的图案,共有十二重。
- 牢锁春风不遣去:形容牡丹花美丽而难以离开。
- 青莲学士昔挥毫: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清平调》这首诗。
- 姚黄魏紫黯无色,妒杀花前宫锦袍:形容其他颜色的牡丹花黯然失色,嫉妒了花前的华丽锦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扬州盛夏时节牡丹盛开的美丽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牡丹花的芬芳、颜色和姿态,以及与其他花卉的对比,展现了牡丹花的独特魅力和高贵地位。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典故,如“青莲学士昔挥毫”暗示了李白的诗作《清平调》,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牡丹花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