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堤柳色新,六桥凝碧水潾潾。
桃花似妒青楼女,杨柳如思白舍人。
莺语风前犹自涩,山容雨后尚含颦。
武陵旧日通来往,不向渔郎数问津。
”`
十里长堤柳色新,六桥凝碧水潾潾。
桃花似妒青楼女,杨柳如思白舍人。
莺语风前犹自涩,山容雨后尚含颦。
武陵旧日通来往,不向渔郎数问津。
赏析:
《西湖即事二首》是明代诗人张元凯的作品,共分为两首诗。这两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来抒发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情爱的微妙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对其艺术特色的赏析。
诗句详解与翻译
第一首
原文: 十里长堤柳色新,六桥凝碧水潾潾。
译文: 长长的堤岸上,新长的柳条呈现出嫩绿的颜色,六座桥梁映在水中,显得分外清澈明亮。
第二首
原文: 桃花似妒青楼女,杨柳如思白舍人。
译文: 桃花似乎在嫉妒那些美丽的女子,而杨柳则像思念着某个白姓的人。
第三首
原文: 莺语风前犹自涩,山容雨后尚含颦。
译文: 黄莺在微风中鸣叫时,声音仍然有些生涩;山峰在雨后依然皱着眉头。
第四首
原文: 武陵旧日通来往,不向渔郎数问津。
译文: 曾经有的地方可以随意往来,如今却不再问津。
诗意解读
第一首
描述了杭州西湖边的风景变化,从春天的新柳到夏日的美丽桥梁,生动地展现了西湖四季变换的美态。
第二首
将桃花比作嫉妒的女子,杨柳则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深切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第三首
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的画面,山容虽已恢复,但依旧带着几分忧虑的神情,象征着大自然在经历了风雨之后的宁静与沉思。
第四首
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人事变更的感慨,昔日可以自由往来的地方现在变得陌生且难以寻找,反映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结论
《西湖即事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西湖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外,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这些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与哲理,同时也能感受到张元凯如何通过文字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创造出既美丽又富有哲思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