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淹霜夕,繁枝映户庭。
冶城高片月,淮水荡疏星。
秋漏愁相促,寒钟醉共听。
世今无北海,谁慰尔飘零。

【赏析】

此为送别诗。“秋夜过盛仲交”,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即秋夜里作者与盛仲交的相遇。

第一句“浊酒淹霜夕”,写夜饮时的情景。诗人在秋夜举杯独酌,把浊酒一饮而尽,直到霜气沾满酒杯,这既写出了秋夜的寒冷,又渲染了饮酒的兴致。

第二句“繁枝映户庭”,描写室内景致。繁花似锦的枝叶,映入居室,仿佛是庭院中的景物;而诗人此时正在饮酒赏月,所以窗前庭中也似乎充满了花朵的气息。

第三、四句写室外之景。“冶城高片月,淮水荡疏星。”冶城是一座古城,高耸入云;淮水滔滔东去,流光泛彩。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夜景的美丽壮观。

五、六句写听钟声时的心境感受。“秋漏”是指秋夜的更鼓,其滴答之声,使人感到一种愁思;“寒钟”则是指寺庙里的晚钟,当它响起之时,那悠扬的声音,也使人心醉神迷,甚至于忘形地与之同醉。

结尾两句:“世今无北海,谁慰尔飘零?”是诗人对盛仲交的劝慰之词。北海是汉代著名的学者董仲舒的封号。“无北海”,意谓当今世上已无贤人君子,无法慰藉你这样的才子,只能让你自叹飘泊江湖了。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井然,以写景为主,兼及抒情。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盛仲交的惜别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