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愚无常称,妍蚩无定容。
名德贵易立,颦笑贱难工。
登高疾赴响,所处固已崇。
流俗快目前,安得察其终。
杂诗
《杂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曹丕(187~22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智愚、妍蚩、名德、流俗等不同事物的看法。以下是逐句释义:
智愚无常称,妍蚩无定容。
【译文】:聪明和愚蠢没有固定的定义;美丽和丑陋也没有确定的标准。
【注释】:称(zhēn),衡量,评价。妍蚩(yān chī),美丑的意思。
名德贵易立,颦笑贱难工。
【译文】:名声道德尊贵容易树立;微笑和哭泣等表情却很难表现出高贵的品质。
【注释】:名德,名声道德,指名誉和道德品质。易立,容易树立。颦(pín)笑,皱眉微笑的表情。
登高疾赴响,所处固已崇。
【译文】:登高远望时声音迅速传开,所处的地位本来就很崇高。
【注释】:高,高处。崇,高大。
流俗快目前,安得察其终。
【译文】:世俗之人只顾眼前的利益,怎么能了解事物的最终结果呢?
【注释】:流俗,世俗之人。快目前,追求眼前的利益。安得,哪能。察其终,了解事物的最终结果。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和虚伪的态度。他认为聪明和愚蠢没有固定的定义,美丽和丑陋也没有确定的标准,这体现了他对于人性多样性的理解。同时,他也指出了名德和微笑表情之间的微妙差异,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最后,他感叹世俗之人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法洞察事物的真相,这表达了他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