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鼎祚
杂感 忽忽中不怿,驾言陟高丘。 高丘临四野,湛湛长江流。 岂不怀所欢,欲济无轻舟。 佳期旷何许,岁月倏己遒。 迹往既非故,抚来难豫谋。 俯仰千秋间,涕下不能收。 译文: 忽然间心中不快意,驾车登上高高的山丘。 高丘俯瞰四方的田野,江水滔滔流淌不息。 我怎能不思念我所爱的那个人,想要渡河却没有轻便的小舟。 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多久,时间飞逝而我又已长大成人。 过去的痕迹早已成为过去
九月八日城东楼晚眺寄史使君姑孰 落叶来鸿秋可怜,孤城晚眺正苍然。 向传李白题诗处,重见玄晖在郡年。 霜后鸣砧千户月,风前哀笛一江烟。 倚阑却忆龙山会,谁共黄花插酒边。 译文: 秋风中飘零的落叶和归来的大雁,让人感到秋天的凄凉,我独自站在城楼上眺望远方,眼前的景象显得十分萧条。传说这里曾是李白题写过诗的地方,现在我又看到了当年玄晖担任郡守时的情景。 霜后的夜晚,千户人家的屋顶上传来阵阵鸣响的砧声
【注释】 1. 天豁:指山势开豁,可以看见天光。 2. 乘宵:趁着月夜。 3. 击楫:划船。 4. 万马:形容江水奔腾澎湃的样子。 5. 石影:石头的影子。 6. 双虬:两条龙,暗指波涛。 7. 叠鼓:指战鼓声阵阵。 8. 疏星:稀疏的星光。 9. 片月:一弯新月。秋:秋天。 10. 海若:神话中掌管水的神,此处泛指大海。 11. 指点:指路。 12. 浮沤(ǒu):水面上漂浮着的泡沫。
金陵客怀 恣意游能数,多怀望转迷。 清秋双阙外,佳气二陵西。 雁已先霜下,乌仍近夜啼。 都亭酒太恶,不得醉如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金陵(今南京)的孤独与迷茫。首联“恣意游能数,多怀望转迷”描绘了诗人在繁华之地却感到孤独无助的状态,他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颔联“清秋双阙外,佳气二陵西”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皇宫的美景来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人身处繁华之地却感到孤独无助
杂诗 《杂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曹丕(187~22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智愚、妍蚩、名德、流俗等不同事物的看法。以下是逐句释义: 智愚无常称,妍蚩无定容。 【译文】:聪明和愚蠢没有固定的定义;美丽和丑陋也没有确定的标准。 【注释】:称(zhēn),衡量,评价。妍蚩(yān chī),美丑的意思。 名德贵易立,颦笑贱难工。 【译文】:名声道德尊贵容易树立
杂感六首 鹍鸡厉其羽,玄鸟归故乡。日夕凉猋发,大火戢朱光。阴气驯以至,草木率焜黄。九六代为穷,龙战血从横。坚冰自有时,圣人戒履霜。 注释:这是一组描绘自然现象和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中的“鹍鸡”即鵾鸡,是一种大型鸟类;“玄鸟”则是指凤凰,古代神话中的美丽鸟儿;“凉猋”指的是秋天傍晚时分凉爽的风气,“大火”指的是太阳;“阴气”代表秋季的气候特征,“草木率焜黄”则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
杂感六首 海燕西方来,雕梁托其端。 差池若有媚,主寿称万年。 凉风忽东逝,旧垒成弃捐。 微禽一何知,乃与徂化迁。 北山有寒焰,南山有温泉。 一气荡相薄,阴阳互为权。 诗句注释: - “杂感六首”:“杂感”,即感慨人生、自然或世事的各种感触和思考。“六首”,表明这是一首包含六个独立诗篇的作品。 - “海燕西方来”:描绘海燕从西方飞来的画面,象征着新事物或好消息的到来。 - “雕梁托其端”
杂感六首 龙角眷已旦,星鸟贞良时。三光亦浮系,焉得久控持。风水为轮枢,玄天经玉仪。空虚密流徙,自然有成亏。画挈递相矜,娓娓安所归。八埏生乱戎,戎首职为谁。 诗意解释与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间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诗中描绘了天地间运行的秩序和自然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注释与译文 - 龙角:象征帝王或领导者之尊贵与权威。 - 星鸟:象征吉祥、美好或忠诚。 -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长虹贯白日,壮士发穿冠。 - 注释: “长虹”指的是天空中横跨的景象;“贯白日”形容其壮观无比。“壮士发穿冠”则形容英雄的气概和力量。 - 译文: 犹如一条巨大的彩虹横跨天空,展现出壮丽的景象。勇士们气势如虹,英勇无畏,他们的勇气如同穿透了冠冕一般。 2. 子胥齿属镂,鼓气扬鸿川。 - 注释: “子胥”是古代人物,此处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伍子胥。“属镂”是一种刑具
《杂感六首》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组诗作品,共收录六首诗歌。每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慨和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物兴常于会:事物的发展往往与时机相契合。 2. 至至各有宜:每种事物都有其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3. 女魃非北御:女魃并非能够抵御北方寒冷的神兽。 4. 应龙安可为:应龙也无法改变时势。 5. 炎德履嬴闰:炎热的德性导致了嬴地的闰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