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兴亡,恨南北,皇图销歇!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苑露,梁园雪;双龙游,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注释】

①屈指:扳指计算。兴亡:兴起和灭亡。②“恨”字,《宋史·岳飞传》作“悲”。③赵信城:即赵云,字子龙。羌笛雨:指《汉宫秋》。李陵台:即李陵墓,在今湖北武昌。④双龙游、一鸿灭:指《梁苑赋》。梁园是东汉梁孝王的花园。⑤逋臣:逃遁的大臣。唾壶:古时用铜制成盛酒器。⑥白凤髓:指白鹤之肉。黄羊血:指黄河水。⑦捧日心:指《汉书·苏武传》所载苏武持节牧羊,面对北方而拜的故事。⑧金阙:指皇宫的正门。

【译文】

我数算起兴亡之事,心中不胜感慨,恨那南北分裂,皇图销歇!又有几位像赵云一样忠勇的将领,他们大义凛然,冰清玉洁?听到羌笛声声,仿佛从赵云驻守的汉营边吹出凄凉的《胡笳曲》,听到胡笳声声,仿佛从李陵墓边吹出悲壮的《胡笳曲》;那些惨淡模糊的声音,似乎又从玉门关外吹来,令人凄切难抑。

汉朝的宫殿前露湿了,梁朝的园林里下着雪,双龙游动,一鸿飞灭,只有我这逃遁的大臣还在愤怒地击打唾壶,但唾壶已经破碎。豪情壮志,想要吞掉白鹤之肉(吃仙鹤肉长生不老),高远的胸怀,却愿意饮用黄河之水。我要试着推开云层,将我怀抱的一片赤诚之心,献给那高高在上的皇帝。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词,作者借咏史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南宋统治者主和议、苟且偷安的不满,以及对抗金英雄的赞颂。上阕先总写国家兴亡,慨叹南宋统治者不能振兴国家,恢复旧物,并以此表达自己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与愤懑。下阕以咏史诗为引子,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抗敌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并以此激发自己报国之志。全词笔力苍劲,慷慨激昂,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

上阕开头三句“屈指兴亡,恨南北,皇图销歇。”意思是说,我用手指头算算国家的兴替,心中不禁感到痛惜,恨的是南北两方,国运已衰,皇图已毁。这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不能振兴国家,恢复旧物的愤慨之情。“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意思是说,还有几个像赵云这样忠诚勇敢的人,他们的大义凛然,如冰如玉,令人肃然起敬。这里的“孤忠大义”,指的就是赵云这样的抗金英雄。“冰清玉烈”则形容他们坚贞刚毅、高洁无瑕。这四句既点明了题旨,又为下阕中主人公的出场作了铺垫。

下阕开始三句“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意思是说,羌笛在赵云驻守过的汉营边响起,胡笳声在李陵墓旁响起;那些声音模糊不清,听起来让人心酸凄苦。这三句通过描写羌笛和胡笳声的悲凉,烘托出了一种压抑的气氛。“惨模糊”既是对羌笛和胡笳声的形象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过片后三句“汉苑露,梁园雪;双龙游,一鸿灭。”意思是说,汉宫前的露水凝结成霜,梁园里的雪花飘落满园。这两句既写出了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局面,又写出了当时南宋朝廷内部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意思是说,只剩下我这个逃遁的臣子,愤怒地拍打着唾壶,但唾壶已经被打碎了。“逋臣”指逃遁不归的臣子,这里指作者自己。“怒击”指作者拍案而起,愤怒不已的心情。“唾壶”指古时的饮酒器,这里代指酒器。这句意思是说,只有我拍案而起,怒气冲天,但我的酒器却被打碎了,表明南宋朝廷已经失去了民心。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既表明了自己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又表明了自己要效法古人,奋发有为的决心和信心。

结尾二句“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意思是说,我有吞吐天地的豪情壮志,誓要吞食白鹤之肉长生不老;我胸怀高远,甘愿饮用黄河之水,以求长生不老。“吞白凤髓”和“饮黄羊血”都是传说中仙人能够长生不老的方法。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既表现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又表达了自己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抗敌收复失地的强烈不满。

整首词以咏史抒怀为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不思抗敌收复失地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报国之志。全词笔力苍劲,慷慨激昂,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