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外高楼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
初移碧树金波动,渐转危栏玉镜低。
久客乡关愁欲赋,清宵宾从兴堪携。
明年此会应难合,乌鹊于今未定栖。

【注释】

苑外高楼夜不迷:指在长安城内的高楼中,月光皎洁明亮,照得楼内如同白昼。禁城西:即“长安”,唐代京城。

初:开始。碧树:指柳树,这里代指长安城的柳树。金波动:形容月光洒在柳树上,好像波纹一样闪动着金光。

渐转危栏玉镜低:月亮逐渐移到了栏杆边,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它。玉镜:喻指月亮,这里用来形容其清亮、明亮。

久客乡关愁欲赋:指诗人久居他乡,心中满是思乡之情,想要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清宵宾从兴堪携:指夜晚的宴会上,宾主尽兴地交谈着,气氛热烈欢快。

明年此会应难合:指明年此时相聚的机会很难再次遇到了。

乌鹊:指乌鸦喜鹊等鸟类,常被用来比喻人的运气或命运。未定栖:还没有决定栖息之所,这里暗指自己的命运还未可知或不稳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景入情,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首联描写了月光照耀下的长安城夜景,明月高悬,照亮了整个长安城,使得城内的高楼大厦都显得格外明亮。同时,月光也照射到了城外的苑外高楼,使得整个城市都被月光所笼罩。这一联描绘了长安城的夜景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逐渐移动到栏杆边的过程。月光从最初的明亮、耀眼逐渐变得柔和、朦胧,最终与栏杆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一联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的感慨。

颈联则转向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由于长时间身处异乡,诗人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同时,他也意识到未来的时间已经不多,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和忧虑。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可能无法再与朋友们相聚,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和不安。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不确定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更好的机会等待着自己。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夜景、月光的变化以及诗人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