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明月光,盈盈浊水流。
明月照浊水,不鉴心中忧。
我昔委簪弁,逝言守园丘。
何期中愿乖,去去复远游。
岁月忽以变,山川成阻修。
沈绵骨欲朽,契阔意多愁。
回首望故乡,瓜田行可收。
丰歉常在念,颇为藿食谋。
去冬已饿殍,今春尚征求。
贫无甔石储,生计焉能休。
去住关百虑,进退徒夷犹。
惆怅孤明月,清光悬素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对月亮的描写。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皎皎明月光,盈盈浊水流。(第一句)
明亮的月光和流动的河水相对照。这里用“皎皎”形容月亮明亮,用“盈盈”形容河水流动。

明月照浊水,不鉴心中忧。(第二句)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浑浊的河水,但却不能照见心中的忧愁。这里的“心忧”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忧愁。

我昔委簪弁,逝言守园丘。(第三句)
我过去曾经放下官帽,誓言守护这片园丘。这里的“簪弁”指的是古代男子戴的帽子,“园丘”指的是园林和山丘。

何期中愿乖,去去复远游。(第四句)
没想到我的心愿(守园丘)与现实相违,只好离开,再次远离家乡远游。这里的“中愿”指的是自己的心愿,“远游”指的是远离家乡去远方。

岁月忽以变,山川成阻修。(第五句)
岁月匆匆改变,山川阻隔,难以通行。这里的“岁月忽以变”指的是岁月的变化,“山川成阻修”指的是山川的阻隔使得道路变得困难。

沈绵骨欲朽,契阔意多愁。(第六句)
身体渐渐衰老,意志消沉,心中的忧愁也越来越多。这里的“沈绵”指的是身体逐渐衰老,“契阔”指的是心情不舒畅。

回首望故乡,瓜田行可收。(第七句)
回头望向故乡,发现田地里瓜果丰收,可以收获。这里的“瓜田”指的是田地里成熟的瓜果。

丰歉常在念,颇为藿食谋。(第八句)
经常在思考丰收与歉收的问题,为了谋生,不得不为食物奔波。这里的“藿食”指的是吃野菜充饥,“谋”指的是谋求生计。

去冬已饿殍,今春尚征求。(第九句)
去年冬天已经有饿死的人,今年春天还有人被征召。这里的“饿殍”指的是饿死的人,“征求”指的是征兵征夫。

贫无甔石储,生计焉能休。(第十句)
贫穷到没有粮食储备,生计怎么能维持下去。这里的“甔石”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生计”指的是生计问题。

去住关百虑,进退徒夷犹。(第十一句)
无论是留下来还是离开,都牵动着无数的忧虑;前进或后退都是犹豫不定。这里的“百虑”指的是各种考虑,“夷犹”指的是犹豫不决。

惆怅孤明月,清光悬素秋。(第十二句)
独自一人仰望着明亮的月亮,清冷的光芒悬挂在素净的秋季。这里的“独”指的是独自,“惆怅”指的是忧愁,“清光”指的是明亮的月光,“素秋”指的是秋天的凉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