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投顾墓村,霜花吹白门。
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
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
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
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
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夜宿顾墓田家

【注释】:顾墓:地名。

译文:在夜晚投宿于顾墓村,霜花吹白了村门。

赏析:「顾墓」是古时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东郊,因有“顾氏墓”而得名。诗人夜投此地,见村中寒霜飘落,故以「霜花」喻之。「吹白」即「吹起」的意,指霜花拂过,使门上的雪白如霜。「门」指村中的门或大门,此处泛指村舍。这句诗写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投宿于顾墓,被村中寒霜所染的村舍。

【注释】: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

译文:炉火熄灭,炊烟也散尽,船儿聚集在溪边发出喧闹的声音。

赏析:诗人夜投顾墓后,发现村中的灯火已经熄灭,炊烟也已经散尽,而此时又有船只停靠在岸边,发出喧闹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描绘出一幅冷清、荒凉的夜晚景象。

【注释】: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

译文:仆人默默无语地躺在床上,老妇人哭泣着诉说着苦衷。

赏析:「仆夫」是指仆人。诗人看到仆人默不作声地躺在床上,而老妇人则在一旁哭泣着诉说自己的困境和遭遇。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贫苦百姓的悲惨生活。

【注释】: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

译文:租税像星星般繁多,赋税如同燎原之势,诛求如同捕风捉影。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农民负担沉重、剥削残酷的愤怒之情。这里的「星火」和「鸡豚」都是古代征税的象征物,分别代表数量之多和小动物家禽等物品。诗人用「星火」形容租税众多如星星一般密集,用「鸡豚」形容诛求无度,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

译文:我倾囊相助感叹这饥荒之年,连边界的荒芜之地也让人感到愁苦。

赏析:「倾囊」是指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诗人在面对荒年时,感叹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倾囊相助,希望能够帮助受灾的人们度过难关。这里的「饥岁」和「荒原」都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反映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状况。

【注释】: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译文:有十分之九的家庭被迫流离失所,卖掉儿女和孙子来维持生计。

赏析:「十室九逃散」形容的是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流离失所。这里的「逃散」指的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离开家园,到处流浪。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同情。最后一句「如何卖儿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民苦难的无奈与悲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讽刺统治者的民谣体诗。诗人通过对顾墓村的描述,揭示了农民在租税繁重、苛政猛如虎的情况下生活的艰难困苦。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贫苦百姓的痛苦生活与丰收年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统治者的贪婪和残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和对统治阶级的强烈控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