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星星小幅巾,苍松气节鹤精神。
居常倒屣迎佳客,贫不将诗谒贵人。
踏雪抱琴梅屿晓,典衣沽酒柳桥春。
若非道眼高明者,谁肯甘心寂寞滨。
【注释】
郑邴文:作者赠给朋友的一首诗。
两鬓星星小幅巾,苍松气节鹤精神:两鬓如星星般斑白,身穿小方巾;气质高雅如松柏之清高,风度潇洒似仙鹤之灵秀。
居常倒屣迎佳客:平时常常以倒屣迎接宾客。
贫不将诗谒贵人:贫困之时,不肯献诗求见显贵。
踏雪抱琴梅屿晓:冒着大雪抱着琴在梅屿上弹奏。
典衣沽酒柳桥春:典当衣物买酒,在柳桥边饮酒赏春。
若非道眼高明者:若不是眼光敏锐、见解深远的人,谁肯甘心寂寞地隐居在滨州?
【赏析】:
这首诗是郑邴文对友人的劝勉诗,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情操。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其人。“两鬓星星小幅巾,苍松气节鹤精神”,点明其人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气度不凡,有如苍松之劲拔,似仙鹤之飘逸。第二层写其人的生活态度。“居常倒屣迎佳客,贫不将诗谒贵人”,表明他生活俭朴,不趋炎附势,即使贫穷也不愿去拜见权贵,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第三层写他对隐逸生活的选择和态度。“踏雪抱琴梅屿晓,典衣沽酒柳桥春”两句,写出他在雪中弹奏古琴、沽酒赏梅的情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态。最后一句“若非道眼高明者,谁肯甘心寂寞滨”,既是对自己志趣的表白,又是对友人的一种激励,鼓励友人要有“道眼”,即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在唐代文人中颇为流行。
从艺术特点来看,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脱俗,格调清高雅逸,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