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居南山,乐有同心人。
形迹不暂乖,栋宇复为邻。
有酒更相呼,得粟还共分。
时时榛曲中,相携采荆薪。
两贤不相猜,所贵得其真。
一朝各异路,隔涉吴与闽。
拙宦失其宜,薄责恒苦辛。
慈母抱沉忧,兴言涕盈巾。
昨者访故庐,松竹稍或存。
依依亲旧迹,戚戚感良辰。
命驾欲相求,风波限通津。
尚想古人交,俯仰愧此身。

【注释】

南山:指庐山。

同心人:志同道合的人,比喻志趣相投的友人。

栋宇复为邻:房屋相邻,如同亲邻一样。

榛曲中:山林间。

吴与闽:今江苏、浙江一带,在古代是吴地,福建地区是闽地,两地隔海而望。

拙宦失其宜:指做官不得志,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才能。

薄责:微薄的官禄,指俸禄微薄。

慈母:孝顺的母亲。

兴言涕盈巾:提起此事就泪流满面。

访故庐:去访问老朋友的家。

稍或存:稍微还有所存留。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命驾:备车驾出行,指出门拜访朋友。

俯仰愧此身:自惭形秽,感到自身不如古人贤明。

【译文】

我住在山里的时候,乐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之间没有暂时分离的时刻,房屋相邻就像是亲人一样。

有酒大家一起喝,收获的粮食一起分享。

时常到山林间去,相互搀扶去采摘松树和竹子里的柴薪。

两位贤人不相猜忌,他们最珍贵的是彼此真诚。

一旦分别走向不同的道路,相隔遥远像吴地和闽地那样。

我做了不称职的官,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能力。

常常受到责备,苦不堪言。

亲爱的母亲抱着沉甸甸的忧愁。

说起这件事我就流泪满面。

前几天我拜访了老朋友的家,看见那松树和竹子还保存着原来的面貌。

怀念那些亲密旧友的遗迹,心中感慨又悲伤又惆怅。

我想驾车前去拜访他,但路途险阻,无法通行。

想起古人交往的情形,总是感到自己惭愧不已。

【赏析】

这首五古,作者以“昔予居南山”开头,回忆往昔与友人相处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真挚友情的赞美之情。

首二句写过去与友人相处融洽、亲密无间的情景。“形迹不暂乖”,说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产生过矛盾或分歧。“栋宇复为邻”,则进一步描绘二人相处的亲密程度,如同邻居一样近。

第三句写二人在一起饮酒聊天的情景。“有酒更相呼”,说明他们在喝酒时会相互招呼,共同举杯畅饮;“得粟还共分”,则表明他们在收获庄稼后也会相互分摊,共享丰收的喜悦。这几句诗通过写饮酒聊天、分摊收获等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二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第四句写二人在一起游玩的情景。诗人说“时时榛曲中”,说明他们经常在山林间游玩,相互陪伴;“相携手采荆薪”,则描绘了二人一起上山采摘荆条制作柴火的情景。这两句通过描写游玩和采摘荆条柴火等活动,展现了二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深厚友谊。

接下来四句写二人之间相互信任、不猜忌的情景。诗人说“两贤不相猜”,说明他们之间非常信任,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猜忌;“所贵得其真”,则强调了二人之间追求真实、坦诚相待的重要性。这几句诗通过描写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真挚友情的赞美之情。

然后诗人写到友人离去、各奔东西的情景。“一朝各异路”,说明友人突然离去,不再回来;“隔涉吴与闽”,则描绘了友人离开后,自己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就像吴地和闽地一样遥远。这几句诗通过描述离别和朋友远离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两句写自己作为官员的处境和遭遇。“拙宦失其宜”,说明自己作为官员时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能力;“薄责恒苦辛”,则表示自己在任职期间常常遭受责备和困苦。这几句诗通过对自己作为官员的处境和遭遇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最后四句写自己对母亲的愧疚和思念之情。“慈母抱沉忧”,说明母亲因儿子离家而感到忧郁;“兴言涕盈巾”,则表达了儿子看到母亲流泪时的心疼和内疚;“昨者访故庐”,则是回忆起曾经去过老朋友的家中,但现在已经难以相见了;“松竹稍或存”,则暗示自己曾经与朋友相聚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些松树和竹子了。这几句诗通过描写母亲忧郁、流泪以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愧疚与思念。

本诗以回忆往昔与友人相处的情景为主线,通过写饮酒聊天、采摘荆条柴火等活动,展现了二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接着通过描述离别和朋友远离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然后通过描写作为官员的处境和遭遇,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辛酸;最后通过描写母亲忧郁、流泪以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愧疚与思念。全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充分体现了古人交友之真谛和人生之哀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