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有异质,夙着风人篇。
猗猗瞻淇隈,籊籊怀卫泉。
拾遗美形容,复有娟净言。
微植被奖饰,丽句永流传。
若人同所尚,掇辞以名轩。
攒玉矗森爽,总翠郁芊绵。
鲜标贯寒日,密叶冒清涟。
遥想佳雨余,静对罢鸣弦。
濡翰传霜节,搦管题春妍。
聊探词咏妙,默寄图绘宣。
逝将泛涛江,息驾依名园。
攀枝扫石月,憩阴濯寒泉。
虽微求羊高,请附嵇阮贤。
缄诗存所钦,缠系日为年。
【注释】
- “绿竹”句:指竹子有异质之性,能被古人写进文章。
- “猗猗”三句:意思是说在淇水的岸边瞻仰着那淇水边卫水旁的绿竹,心中充满了怀想和怀念。
3.“拾遗”二句:意思是说作者欣赏竹子的优美姿态,同时也赞赏那些赞美它的诗句。
4.“微植被”二句:意思是说那些微小的植物都被人们所珍重,而那些美丽的诗句也会流传千古。
5.“若人”二句:意思是说如果人们都能像作者一样爱好竹子,就会摘选词藻来装饰自己的轩窗。
6.“攒玉矗森爽”二句:意思是说这些树木的枝条就像玉石一样直立挺拔,树叶郁郁葱葱。
7.“鲜标贯”三句:意思是说那些鲜艳的花朵好像从寒气中升腾出来,密密的枝叶好像遮住了清泉。
8.“遥想”四句:意思是说远远地想起了那场刚刚过去的好雨,静下心来聆听那停息了鸣叫的琴声。
9.“濡翰”三句:意思是说挥笔写下了霜降时节的诗篇,提笔写下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 逝将“八句:意思是说作者打算乘船渡过长江,在名园里休息下来。
11.“攀枝”二句:意思是说攀爬着树枝,扫过月光下的石头,在树荫下面洗涤着清凉的泉水。
12.“虽微”二句: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只是微小的人物,但仍然希望能像羊角哀、嵇康、阮籍那样贤能。
13.“缄诗”二句:意思是说保留着对竹子所敬爱的诗词,每天把它挂在胸前作为一年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赞颂竹子为主旨,通过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辞藻,表现了竹子的高洁、坚贞品质。
第一联:“绿竹有异质,夙着风人篇。”起首两句是直接点题,说明这首诗歌是以绿竹为题写的。绿竹与青松、白石并称为岁寒三友,它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自古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论语·子罕》载孔子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诗经·小雅·北山》中有“岂不罹凝严寒,松柏有本性”等诗句。由此可知诗人所说的“绿竹”就是松柏之类。
第二联:“猗猗瞻淇隈,籊籊怀卫泉。”这两句描写了绿竹茂盛的样子。淇水发源于河南卫县,流经山东境内,最后汇入黄河。诗人站在淇水岸边,望着淇水边的绿竹,不禁想起卫水边清澈的水泉。这里用淇水、卫水代指淇水岸上的绿竹,用卫水泉代指卫水岸边的清澈水泉。
第三联:“拾遗美形容,复有娟净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看到绿竹的美姿,便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赞颂的诗篇。诗人用“拾遗”二字表明他的诗作都是继承前人的佳句而成。“娟净”二字则形容了竹子的形态之美。
第四联:“微植被奖饰,丽句永流传。”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些微小的植物(即竹子)被人们所珍重(即受到人们的称赞),美丽的诗句(即诗歌中的佳词佳句)也将流传千古。
第五至七联:“若人同所尚,掇辞以名轩。”“攒玉矗森爽”,“总翠郁芊绵”。这三句的意思是: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就摘取美好的词藻来装饰自己的轩窗;这些树木如同雕刻成玉石一样的挺拔,枝叶如绿色的云彩一样茂密。
第八联:”鲜标贯寒日,密叶冒清涟”。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鲜艳的花仿佛是从寒冷的冬天里升腾出来的,密密的叶子好像遮住了清澈的小溪。
第九至十一联:”遥想佳雨余,静对罢鸣弦”。这两句的意思是:远远地想起了那场刚刚过去的好雨,静下心来聆听那停息了鸣叫的琴声。
第十二联:”濡翰传霜节,搦管题春妍”。这两句的意思是:挥动笔墨写出了霜降时节的诗篇,提笔写下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第十三联:”聊探词咏妙,默寄图绘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试着去探索一下诗歌中的美妙之处,默默地寄托在画卷之中。
第十四联:”逝将泛涛江,息驾依名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打算乘船渡过长江,在名园里休息下来。
第十五联:”攀枝扫石月,憩阴濯寒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攀爬着树枝,清扫过石头后的月光,在树荫下面洗涤着清凉的泉水。
第十六联:”虽微求羊高,请附嵇阮贤”。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只是微小的人物,但仍然希望能像羊角哀、嵇康、阮籍那样贤能。
第十七联:”缄诗存所钦,缠系日为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保留着对竹子所敬爱的诗词,每天把它挂在胸前作为一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