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倒却池中水,酿作百斛之春酒,共君酣醉卧云林。
洪崖举手或相接,更结丹梯千万寻。
【注释】天目山在今浙江省西部,山上有著名的天目寺和天目洞。“洪崖”即指传说中的仙人王侨,他常于山顶挥手作舞。相传他曾以手击石,石裂成阶,可通往天庭。“丹梯”指仙家的梯子,千万寻即形容其高。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天目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山景的优美、山中的幽静,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乐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及与知交好友欢聚的快乐。此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而深沉。
不然倒却池中水,酿作百斛之春酒,共君酣醉卧云林。
洪崖举手或相接,更结丹梯千万寻。
【注释】天目山在今浙江省西部,山上有著名的天目寺和天目洞。“洪崖”即指传说中的仙人王侨,他常于山顶挥手作舞。相传他曾以手击石,石裂成阶,可通往天庭。“丹梯”指仙家的梯子,千万寻即形容其高。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天目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山景的优美、山中的幽静,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乐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及与知交好友欢聚的快乐。此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而深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 诗句释义: 1. 三山标海裔,五岳名中州。 - “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着神话中的仙境,而“五岳”则是中国五大名山。 2. 安知金马碧鸡外,乃有点苍千仞之神丘。 - 这里用“金马碧鸡”来代指京城长安,而“点苍”则是指云南的大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向往。 3. 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郁郁蟠荒陬。 - “愚公”指的是传说中的老人智叟
王士性的《点苍山歌》,以明朝诗人特有的豪迈笔触,描绘了点苍山的壮美景色和深厚文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首句解读: - 明哲保身:“明朝惜别还分手”表达了在明朝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这里,“惜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而“分手”则反映了离别的必然性。 - 自然景观:“萝月西风待君久”描绘了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等待友人的孤独心境。“萝月”暗示着朦胧的月光
下菰长烟 注释:下菰:即菰草,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译文:烟雾缭绕的菰草中,隐约可见那废弃的垒台。 赏析:此句开篇点题,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古意盎然的水乡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沉静而略带哀愁的基调。 坡陀废垒青天侧,至今传是春申宅。 三千剑客化为尘,蔓草荒烟但萧瑟。 译文: 注释:坡陀:山坡上的土丘或小山丘。 译文:如今那些曾经的剑客们已经化为了尘土。只有野草丛生的荒芜之地,显得如此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龙洞云归 弁冈东走临具区,灵牝下接龙宫居。 - 释义:龙洞中的云雾归来了。 - 译文:在弁冈东面行进,临近具有龙洞的地方,那里有一头神奇的雌性动物(龙),它居住在那里。 - 注释:弁冈:山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具区: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上海市青浦区附近。 2. 常时出云作霖雨,每为下土苏焦枯。 - 释义
西塞山前日欲暮,江树离离起烟雾。 西塞山上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郁,江面上升起了层层薄雾。 元真仙驭不可攀,时听渔歌隔溪渡。 那高远的仙境难以企及,只能听到渔夫们歌声悠扬,隔着小溪传来。 湾头酒贱鳜鱼肥,红尘不上绿蓑衣。 江湾处酒价便宜,而鳜鱼也长得肥美,这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尘嚣。 投竿倚棹看新月,犹见双双白鹭飞。 放下钓竿靠在船舷,望着明亮的新月,还能看见一对对白鹭从天空中飞过。
金盖出云 峨峨金盖,指金色的伞盖。金盖出云:比喻金伞在天空中飘荡。峨峨:形容山势高峻。金盖:这里代指金銮宝盖。苕:山名。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南。《元和郡县志》卷二载:“苕山,在州西七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引《图经》曰:“苕山,一名东吴山,有石室,相传吴王阖闾所为也。” 中天削出青瑶簪:中天:中间;削出:露出。青瑶簪: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簪子,用玉石制成,故称。 白云无心出岩岫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 —— 在现代绘画中,谁是第一?南方有魏公(指文同),北方有高崇。 - 魏公:指宋代画家文同,以画墨竹闻名。 - 高崇:这里可能指的是其他南北两地的杰出画家或艺术家。 2. 风流雄混各臻致,下视刘商儿女曹。 —— 各种流派和风格都达到了极致,向下看那些模仿名家的作品就像孩童一般。 - 风流雄浑:形容画风宏大、气势雄伟,具有豪放的特点。 -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米芾的《题南宫米元晖所画山水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前代几人画山水,逸品只数南宫米: - 前代几位大画家中,只有南宫米(即米芾自己)的作品被认为是“逸品”。逸品是指超越常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南宫米山水画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2. 海岳楼前北固山,顷刻云烟生满纸: - 描绘的是一幅以“海岳楼”(可能是苏州的某个古建筑)为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衡山景色的诗。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分析: 第一句:“衡山山顶岚光生,翠雾直与山俱横。” 这句诗描绘了衡山山顶的景象,山顶上飘荡着绿色的烟雾,与山峰一样直挺挺地横卧在那里。 第二句:“轻云低拂北流水,落日半隐鸠兹城。” 这句诗描述了天空中的白云轻轻摇曳着,仿佛是在抚摸着北面流淌的河水,而太阳则半藏于鸠兹城的上空。 第三句:“一片松花忽吹起,反覆阴晴生眼底。”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道场霁晓:清晨的道场。霁,意为天晴;晓,意为早晨。 2. 城山:指山名,位于城南山上。簇金芙蓉:形容山峰如同盛开的莲花一样。 3. 飞标:高挂的标枪或标志物。特立:特别突出。 4. 岩前:山岩之前。风来虎听法:风声仿佛在虎听佛法的声音。 5. 烟外客至:云雾之外迎来的是客人。僧鸣钟:僧人敲响钟声。 6. 云岚:云雾缭绕的山峦。乍卷浮初日:突然卷起覆盖初升的太阳。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天目山房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昔卧香炉顶,□观山海图 - 解释: 过去我曾在香炉峰顶上休息,欣赏着壮观的山水画卷。 - 注释: 香炉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境内,海拔约1740米,因峰顶有巨石状如香炉而得名。 2. 东游拟拂华盖云,下瞰弱水窥蓬壶 - 解释: 我准备向东游历,想要掠过华盖云层,俯瞰弱水的尽头以一睹蓬莱之景
【诗句】 古之画法不复见,六朝人物留遗谱。 后来山水出新意,二李三王差可睹。 洪谷之后有关仝,营丘浑雄独造古。 华原处士笔奇崛,余子纷纷何足数。 郭熙平远疑有神,北苑烂漫皆天真。 画院宣和众史集,俗笔姿媚非吾伦。 岂知南宫迥不群,一扫万古丹青尘。 神闲笔简意自足,窈窕青山行白云。 黄侯黄侯安得此,元气淋漓犹满纸。 晴窗拂拭对高秋,恍惚神游华山里。 生平画癖奈此何,为子试作云山歌。 珍藏什袭君须记
诗句释义: 风雪图为巨上人题,描绘了一幅风雪交加的景象。 苍茫云气昏,咫尺同万里。形容天地之间的广阔无垠,仿佛与万里之遥的异乡相似。 白雪飞满空,柳絮应堪比。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空中,柳絮轻盈地飞舞,它们都像是大自然的精灵。 豺虎亦敛迹,何为赤行子。豺狼虎豹等猛兽也收敛了它们的踪迹,为何还要让赤身裸体的人受苦? 扁舟蓑笠者,岂不寒堕指。那些穿着破旧草鞋、戴着斗笠的渔民,难道不怕冻伤了手指吗?
【注释】 1. 东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统称。2. 语啅咿(wěi yī):形容语言声音低微、细碎,如同鸟鸣。3. 九有:指天下九州。4. 小臣蝼蚁将安归:蝼蚁是小昆虫,微不足道,这里比喻微小的臣子,意谓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臣将被如何处置?5. 万夫伐竹:万夫,即万人。伐竹,用木棒敲打竹子。6. 扶桑涘:即扶桑水边。7. 侧理:斜插的扇骨。8. 制:造。9. 鹊尾扇参差:即“鹤尾扇”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涉。下面是诗句的意思以及注释: 1. 墨竹昉自何人始,辋川石刻今余几。 - "墨竹"指的是用墨画的竹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画家或文人创作的竹子画作。 - "昉"是开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墨竹的艺术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有几个人能画出像辋川石刻那样的竹子。 2. 后来萧悦稍出群,香山侍郎独称美。 - "萧悦"可能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或者文人,他的作品在当时被认为是杰出的。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楼居仙人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之情。 1. 注释:吾闻仙人好楼居,乃在阆风之圃玄洲之墟(我听说仙人喜爱住在楼中,他们居住的地方是阆风的园圃和玄洲的废墟。)。云窗雾阁千仞表,青天十二金芙蕖(云窗雾阁高耸入云,青天之上十二个金芙蓉花盛开。)。风舟不可以径度,安能跨海骑鲸鱼(风船不能直接航行过海,怎能骑着鲸鱼飞渡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