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昉自何人始,辋川石刻今余几。
后来萧悦稍出群,香山侍郎独称美。
洋州太守善写真,长帽先生差可儗。
江南谩作金错刀,枝叶离奇何足齿。
北方作者夸澹游,房山继之妙莫比。
湖州公子最擅名,同时亦数蓟丘李。
蓟丘有子能传家,笔势翩翩此其是。
一竿玉立无因依,风露淋漓犹满纸。
想当涂洒发幽兴,静对山僧北窗里。
江湖无人老成尽,百艺荒凉今已矣。
展图三叹墨君堂,秋声满座悲风起。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涉。下面是诗句的意思以及注释:

  1. 墨竹昉自何人始,辋川石刻今余几。
  • “墨竹”指的是用墨画的竹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画家或文人创作的竹子画作。
  • “昉”是开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墨竹的艺术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有几个人能画出像辋川石刻那样的竹子。
  1. 后来萧悦稍出群,香山侍郎独称美。
  • “萧悦”可能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或者文人,他的作品在当时被认为是杰出的。
  • “香山侍郎”可能是指唐代的官员,这里指的是他对墨竹有很高的评价。
  1. 洋州太守善写真,长帽先生差可儗。
  • “洋州太守”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长官,这里的”写真”意思是描绘或复制真人的形象。
  • “长帽先生”可能是指一个以画帽子著称的先生,这里可能是说他的绘画技巧可以与长帽相媲美。
  1. 江南谩作金错刀,枝叶离奇何足齿。
  • “金错刀”可能是一种珍贵的工艺品,这里用来比喻墨竹的叶子和枝干。
  • “离奇”形容事物的奇异、不同寻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墨竹的叶子和枝干看起来像金错刀一样珍贵,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值得一提。
  1. 北方作者夸澹游,房山继之妙莫比。
  • “北方作者”指北方的画家或文人,他们擅长画竹子。
  • “澹游”可能是指画竹子时的技巧或风格,这里可能是说他的技巧无人能及。
  • “房山”可能是指一位著名的画家或文人,他的墨竹技艺达到了极致,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1. 湖州公子最擅名,同时亦数蓟丘李。
  • “湖州公子”可能是指湖州的一位著名画家或文人,他擅长画竹子。
  • “蓟丘李”可能是指蓟丘的另一位著名画家或文人,他们同样擅长画竹子。
  1. 蓟丘有子能传家,笔势翩翩此其是。
  • “蓟丘”可能是指蓟丘这个地方,这里的人善于画竹子。
  • “传家”意味着这种技艺被一代代传承下去,没有失传。
  • “翩翩”形容举止优雅,这里用来形容墨竹的笔势。
  1. 一竿玉立无因依,风露淋漓犹满纸。
  • “玉立”形容竹子挺拔的样子,这里可能是说墨竹的形态优美。
  • “无因依”表示墨竹不需要任何支撑,它本身就是独立的。
  • “风露淋漓”形容墨竹的叶子和枝干上露水的痕迹,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1. 想当涂洒发幽兴,静对山僧北窗里。
  • “涂洒”可能是指墨竹上的墨汁洒落,这里用来表现创作过程中的灵感迸发。
  • “幽兴”指的是一种高雅的兴致,这里可能是指作者通过画竹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 “静对山僧”可能是指作者静静地坐在北窗下欣赏墨竹,与山中的僧侣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 江湖无人老成尽,百艺荒凉今已矣。
  • “江湖”可能是指广阔的社会环境,这里用来比喻艺术的领域已经变得冷清和萧条。
  • “老成尽”表示成熟的人才已经不多了,这里可能是指绘画和其他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都已经去世或退出了舞台。
  • “百艺荒凉”形容所有技艺都显得贫乏和荒芜,这里可能是指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视程度不高。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墨竹图的题咏之作,通过赞美墨竹的形神兼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墨竹昉自何人始”、“后来萧悦稍出群”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通过对墨竹的赞美,也间接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