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雾中明,孤舟触浪行。
吹笳知远浦,沽酒听寒更。
旅雁依依去,霜风落落鸣。
故园松与菊,今夕倍关情。
江上作
江月雾中明,孤舟触浪行。
- 江:指的是长江。江上作,即在江上所作。
- 江月:指月亮倒影在江面上。
- 雾中明:形容月光在雾气中显得格外明亮,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
- 孤舟触浪行:形容诗人独自驾舟行驶在江面上,感受着波浪的冲击和江流的起伏。
吹笳知远浦,沽酒听寒更。
- 吹笳:吹奏笳这种乐器,笳声悠扬,能传达远方的消息。
- 知远浦:通过吹笳的声音可以知道距离岸边较远的地方有什么情况。
- 沽酒:买酒来饮用。
- 听寒更:在寒冷的夜晚聆听更鼓声,以打发时间。
旅雁依依去,霜风落落鸣。
- 旅雁:指候鸟,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迁徙。
- 依依去:描述大雁离去时的样子,依依不舍。
- 霜风落落鸣:形容风声在霜冻的天气里显得特别清晰,伴随着大雁的叫声。
故园松与菊,今夕倍关情。
- 故园:指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 松与菊:松树和菊花都是常绿植物,常用来象征坚韧或高洁的品质。
- 今夕:今天晚上。
- 倍关情:因为思念故乡而倍感情感的深沉。倍,加倍的意思,表示思念的程度更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舟的画面,诗人在雾气蒙蒙的夜晚,独自一人驾舟行驶在江面上,听着远处传来的笳声,感受着风吹过脸颊的凉意和江水的波动。他看到一群大雁正缓缓飞离,而天空中飘洒着细碎的霜花。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园,那里有他的亲人和那些陪伴他成长的草木。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丰富而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