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黄君字泽之,家住萧溪之水湄。萧溪之水,分自沙湖来,东流入海,北汇于溪,盘旋绕屋如争驰。
至正年间,如泽也,始谢仕,来居斯。便似庞公鹿门去,乃买溪上数亩之畬菑。
泽也身着袯襫衣,手把耒与犁。日出东作不自贱,日入归息浑忘疲。
健妇或饷食,稚子皆耘耔。嗟哉泽也虽劳劬,犹能不废诗与书。
新凉郊墟短檠火,躬与儿辈皆孜孜。嗟哉泽也又孝且慈,一家伏役心和怡。
西风禾黍秋离离,污邪满车不用祁。上足奉公赋,下足了其私。
打门并无吏索米,载酒唯有人问奇。泽也或冠华阳巾,或着白接䍠。
开口论今古,起坐皆礼仪。临流或作《秋水操》,登阜乃赋《归来辞》。
不求县官荐,不愿刺史知。初非如变名之梅福,又非似洁身之长沮。
但欲不素餐兮,效伐檀之君子。乐夫天命复奚疑,嗟哉泽也其如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创作的五言古诗,题目为《赠萧溪耕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吾友黄君字泽之,家住萧溪之水湄。
我的朋友黄泽之,住在萧溪边的水边上。萧溪的水从沙湖流来,向东流入大海,向北汇入溪流,在房子周围盘旋流淌。
至正年间,如泽也,始谢仕,来居斯。便似庞公鹿门去,乃买溪上数亩之畬菑。
到了至正年间,黄泽之辞去了官职,来到这里定居。就像古代的庞德公离开家乡,来到鹿门山居住一样,他在这里买下了几亩田地,种上了畬田。
泽也身着袯襫衣,手把耒与犁。日出东作不自贱,日入归息浑忘疲。
泽之穿着朴素的衣服,手里拿着锄头和犁具。每天太阳升起时开始劳动,不觉得自己卑贱;太阳落山后回家休息,完全忘记了疲劳。
健妇或饷食,稚子皆耘耔。嗟哉泽也虽劳劬,犹能不废诗与书。
勤劳的妻子们给他送饭,年幼的孩子都在帮忙耕作。虽然辛苦劳累,但泽之仍然坚持不放弃诗歌和书籍的学习。
新凉郊墟短檠火,躬与儿辈皆孜孜。嗟哉泽也又孝且慈,一家伏役心和怡。
天气凉爽的时候,他在郊外的小屋中点燃了一盏灯,亲自教导孩子们读书学习。他的孝顺和慈爱让全家人都感到很快乐和满足。
西风禾黍秋离离,污邪满车不用祁。上足奉公赋,下足了其私。
秋天的西风吹过稻田,稻穗金黄一片。他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回报,既能够为国家交纳赋税,也能够自己享用丰收的成果。
打门并无吏索米,载酒唯有人问奇。泽也或冠华阳巾,或着白接䍠。
当他敲门的时候,没有官吏来找麻烦要粮食;当喝酒时,只有人们问些奇怪的事情。泽之有时戴着华阳巾,有时穿着白色的鞋。
开口论今古,起坐皆礼仪。临流或作《秋水操》,登阜乃赋《归来辞》。
他喜欢谈论古今之事,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保持着礼仪。有时他坐在河边吟唱《秋水操》,有时登上山顶咏诵《归田辞》。
不求县官荐,不愿刺史知。初非如变名之梅福,又非似洁身之长沮。
他并不追求官府对他的推荐,也不希望被刺史赏识。他不同于改名隐居的梅福,也不同于洁身自好的长沮。
但欲不素餐兮,效伐檀之君子。乐夫天命复奚疑,嗟哉泽也其如此。
但他不愿意白白地吃饭,效仿古代的君子,乐于接受天命,不再有疑惑。泽之就是这样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