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诗新篁上,粉节吹幽香。
密林若广厦,万斛含昼凉。
阴草涧芳洁,古苔石老苍。
谅无答清景,咏言示不忘。
【注释】
①重过:第二次经过。潘氏隐居:即“潘岳”,字安仁,西晋诗人,曾作《闲居赋》,有“潘岳之文”之称。②“新篁”句:言竹上刻了诗歌,风吹来就有幽香沁人心脾。③“密林”句:言竹林茂密如广厦高屋,夏日凉爽宜人。
④阴草涧:山涧中长着的阴生草。⑤“古苔”句:言涧边的苔藓石头显得苍老而古老。⑥谅无答清景:意为这美好的景色不会回报给作者什么。⑦咏言:吟咏、咏叹。⑧“示不忘”句:意为作者对潘岳所咏诵的美景,永远铭记在心。
【赏析】
此诗描写了潘岳隐居之所的景物之美以及作者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刻诗新篁上,粉节吹幽香”写竹上新刻的诗句,微风拂过时,飘散出阵阵清香。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竹子与人的和谐关系,表现了诗人对潘岳隐居之地的喜爱。
颔联“密林若广厦,万斛含昼凉”描绘了竹林茂密如广厦高屋,夏天阳光下凉爽宜人的景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竹林的茂盛和夏日的清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潘岳隐居之地的赞美之情。
颈联“阴草涧芳洁,古苔石老苍”则描绘了涧边生长的阴生草以及石头上的苔藓,都显得很古老而苍老。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阴生草和古苔石头赋予了生命,表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潘岳隐居之地的情感寄托和怀念之情。
尾联“谅无答清景,咏言示不忘”则是诗人对自己曾经来到此地并留下美好回忆的感慨。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示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但仍然会牢记着这里的美好景色,并将这些美丽的回忆留给后人。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潘岳隐居之地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