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
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
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
何日随师去,栖禅共竹松。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花时曾惜别 - 这一句描述了在花开的季节,诗人与朋友或亲人曾经有过不舍的离别。这里的“花时”指的是春天或开花的时候,而“惜别”表达了一种深深的不舍。
- 菊候又相逢 - 当到了秋天,即菊花盛开的时候,诗人和朋友或者亲人再次相遇。这里的“菊候”指的就是秋天,而“相逢”则是指再次相见。
- 落日深山道 - 描述了太阳落山后,诗人走在山路上的景象。这里的“落日”指的是太阳落山,而“深山道”则描绘了山路的幽深。
- 清风古寺钟 -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古寺中听到了风吹过寺庙的钟声。这里的“清风”指的是风,而“古寺钟”则是指古寺中的大钟。
- 往来非定迹 - 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轨迹。这里的“往来”指的是人与人的交流,而“非定迹”则强调了这种交流的流动性。
- 彼此是衰容 - 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衰老是相同的,没有区别。这里的“衰容”指的是衰老,而“彼此是衰容”则强调了这种相似性。
- 何日随师去 - 表达了诗人想要跟随老师学习的愿望。这里的“随师去”指的是跟随老师学习,而“何日”则是一个疑问,询问何时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 栖禅共竹松 - 描述了诗人想要隐居修行的愿望,希望与竹子和松树为伴。这里的“栖禅”指的是隐居修行,而“共竹松”则表示希望与竹子和松树为伴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修行生活的深深向往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