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门钟动思苍茫,曙色催人道路长。
良会渐看成往迹,羁魂空复在同乡。
城陴炯炯寒留月,驿柳萧萧夜着霜。
几度置书将却寄,无端鸿雁独南翔。

【注释】

淇门: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

苍茫:迷茫、辽阔的样子。

良会渐成往迹:指昔日的好友如今都远去,再无相见之机。

羁魂空复在同乡:形容自己思念故乡之情。

城陴(pī):城墙上。

寒留月:月光如霜一般冷,留驻不散。

驿柳萧萧夜着霜:驿路两旁柳树,在夜晚被霜打后发出瑟瑟的声音。

几度置书将却寄:多次写信想要寄出但未能成功。

【赏析】

这是一首怀思故园之作。诗人从“感忆”入手,由眼前景物引发对邺下(即邺中)旧游的追忆。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表现了作者的怀旧之情。

首句写诗人一大早就出发,钟声一响便踏上了征途,而天色渐渐破晓,道路漫长,令人生畏。这里用“早发”、“曙色催人”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早晨出行的情景;用“苍茫”二字,写出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颔联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怀乡之情。“良会渐成往迹,羁魂空复在同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昔日的好友们都已经远去,再也没有机会相见,只能在心里怀念他们。同时,“羁魂空复在同乡”,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在异地,但内心深处依然牵挂着故乡的人们。这种怀乡之情既源于对过去的回忆,又因为当前的生活状态而更加深刻。

颈联则通过描写周围的自然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城陴炯炯寒留月,驿柳萧萧夜着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城墙上的烽火台上,寒风吹过,月光也被吹散了;而驿站附近的柳树上,树叶在夜幕降临时已经变得萧瑟,似乎也在为诗人的思乡之情而感到惋惜。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色来衬托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几度置书将却寄,无端鸿雁独南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曾多次写信想要寄出,但每次都没有成功;而鸿雁却独自向南飞翔。这里用鸿雁作为象征,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暗含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因为鸿雁是人们常用来传递书信的使者,如果它们独自南翔,那么就意味着没有人能够收到这些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思乡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