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双飞合双死,独宿寒塘露如洗。藕条已断丝牵连,湘竹斑斑泪痕紫。
萧家征妇泣霜风,门外落花春已空。惟有堂前双古树,左边松柏右梧桐。
忆昔瓜年初纳采,罗袂同心结双带。玉箫声断彩云飞,华表鹤去明月在。
残机馀胆泽犹存,堂下孤儿膝下孙。丹穴凤雏文采就,九苞直上冲天门。
君不见青城之山倚云外,石妇千年容不改。又不见锦江之水彻底清,浣花溪畔玉壶冰。
青城锦江天下杰,节妇清高可同列。青城山崩锦江竭,节妇之名无可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鸳鸯双飞合双死
  • 注释:”鸳鸯”比喻夫妻,”双死”暗示了夫妇二人一同死去。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对萧氏夫妇共同殉情的哀思,以及他们爱情的纯洁和坚贞。
  1. 独宿寒塘露如洗
  • 注释:”寒塘”描绘了萧氏夫妇居住的环境,”露如洗”形容月光皎洁,映照在水面上。
  • 赏析:这句诗描绘出萧氏夫妇在寒冷的夜晚中,独自面对凄凉景象的景象。
  1. 藕条已断丝牵连
  • 注释:”藕条”是荷花的一种,”丝牵连”比喻夫妻关系虽然分开但情感依旧相连。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即使夫妻分离,但他们的情感依然紧密相连,无法割舍。
  1. 湘竹斑斑泪痕紫
  • 注释:”湘竹”是一种竹子,”斑斑泪痕紫”形容竹子因萧氏夫妇的悲伤而显得斑斑点点,紫色是因为泪水。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湘竹的悲伤模样,进一步衬托出萧氏夫妇的哀痛之情。
  1. 萧家征妇泣霜风
  • 注释:”征妇”指远行的女子,”泣霜风”形容她因思念丈夫而感到悲伤到如同被寒风吹过一般。
  • 赏析:这一句展现了萧氏妇人因远行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助。
  1. 惟有堂前双古树
  • 注释:”堂前”指的是家中的厅堂之前,”古树”象征着萧氏夫妇的忠贞不渝。
  • 赏析:这一句强调了萧氏夫妇的忠贞和坚定,即使面对困境也绝不改变。
  1. 忆昔瓜年初纳采,罗袂同心结双带
  • 注释:”瓜年”可能指的是结婚的年份,”罗袂同心结双带”描述了新婚时的情景,两人用罗袂紧紧系在一起,寓意着永远相爱。
  • 赏析:这两句回顾了萧氏夫妇的甜蜜时光,表达了对他们婚姻的珍视。
  1. 玉箫声断彩云飞,华表鹤去明月在
  • 注释:”玉箫声断”形容箫声不再,”彩云飞”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华表鹤去”则是指传说中的神鸟仙鹤离去,”明月在”表示尽管有变化,但月亮依然存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萧氏夫妇虽已离世,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依然存在。
  1. 残机馀胆泽犹存,堂下孤儿膝下孙
  • 注释:”残机”可能指的是旧时的纺织机,”馀胆泽犹存”意味着尽管已经破旧,但余下的胆仍然散发着光彩。”堂下孤儿”可能指的是萧家的后代,”膝下孙”则是指子孙辈。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萧氏夫妇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精神和遗产仍然影响着后人,特别是他们的后代继续传承下去。
  1. 丹穴凤雏文采就,九苞直上冲天门
  • 注释:”丹穴”通常用来比喻凤凰栖息之地,”凤雏”指代才华出众的年轻男子,”文采就”意味着他的才德已经成熟。”九苞”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植物,”直上冲天门”表示直率地向上攀登,意指他的前途无量。
  • 赏析:这句诗赞颂了萧氏夫妇后代中的杰出人物,他不仅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德,还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1. 君不见青城之山倚云外,石妇千年容不改
  • 注释:”青城之山”指青城山,”石妇”是对萧氏妇女的称呼,”容不改”表示容颜永存。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对萧氏妇女不朽形象的赞美,即使在时间流逝中,她的美貌和精神依然不变。
  1. 又不见锦江之水彻底清,浣花溪畔玉壶冰
  • 注释:”锦江之水”和”浣花溪畔”都是成都的地名,”玉壶冰”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水,”彻底清”意味着非常清洁透明。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成都河流的描述,再次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及其清澈,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