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通仓国计存,勤王兵甲急宜屯。
庙堂每忽安边略,胡虏方骄入塞魂。
白草自肥南牧马,黄河不断北来猿。
弯弧欲射旄头落,藿食犹惭远帝阍。

【诗句解释】

  1. 庚戌秋:庚戌年秋天,即唐德宗贞元三年。秋:季节,这里指一年中的秋季。
  2. 书事:写诗、作诗的意思。
  3. 百万通仓国计存:千万的粮仓储存着国家大计。通仓:仓库。
  4. 勤王兵甲急宜屯:勤王军队的盔甲和武器需要紧急屯积起来。勤王:为了救援王室而出兵作战。
  5. 庙堂每忽安边略:朝廷里常常忘记边防的战略。庙堂:古代指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此处借指朝廷。忽:忽略。
  6. 胡虏方骄入塞魂:敌人正在骄傲地进入塞外,士气旺盛。
  7. 白草自肥南牧马:白色的草地自然肥美,适合放牧马匹。自肥:自然滋养。南牧:在南方放牧。
  8. 黄河不断北来猿:黄河的水不断流向北方,象征着战争的连绵不绝。
  9. 弯弧欲射旄头落:想要拉弓瞄准敌人的首领(比喻敌方的主将或领袖)并射杀他。弯弧:拉满弓。射旄头:箭指向敌主将或领袖。
  10. 藿食犹惭远帝阍:用粗劣的食物来满足皇帝的饮食,我仍觉得惭愧。藿食:粗糙的饭食,形容简陋的饮食。
    【译文】
    庚戌年的秋季,国库粮食储备充足,国家大事不可忽视,勤王的军队铠甲刀剑必须尽快屯集起来。朝廷里常常忘记边防的战略,敌人正在骄傲地进入塞外并气势旺盛,白色原野上的牛羊自由自在地吃着食物,黄河不断地流向北方,象征了战争的连绵不绝。拉满弓准备射向敌人的首领或领袖,用粗劣的食物来满足皇帝的饮食,我仍觉得惭愧。
    【赏析】
    《庚戌秋书事》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之一。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
    “百万通仓国计存”,表达了作者认为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可以支撑国家大事的观点。这里的“百万”指的是数量庞大的粮食储备。而“通仓”则是指全国的仓库,意味着国家的粮食储备丰富。
    “勤王兵甲急宜屯”则强调了作者认为军队应该加强训练,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投入战斗。这里的“勤王”指的是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行动。而“兵甲”则是指军队的装备和武器。
    “庙堂每忽安边略”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边防战略的担忧。这里的“庙堂”指的是朝廷,是决策和指挥的中心。而“安边略”则是制定和执行国家边防战略的任务。
    “胡虏方骄入塞魂”则表达了作者对敌人入侵的恐惧和担忧。这里的“胡虏”指的是敌人,而“入塞魂”则是指他们进入边疆地区时的那种气势和精神。
    “白草自肥南牧马”则描绘了一幅边疆地区的自然景象。这里的“白草”指的是草原,而“自肥”则表示它们得到了很好的滋养。而“南牧马”则是指在这些地区放牧马匹。
    最后两句“黄河不断北来猿”以及“弯弧欲射旄头落”则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敌人入侵的担忧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在这里,“黄河不断北来猿”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敌人的入侵情况;而“弯弧欲射旄头落”则通过拉弓瞄准敌人首领的动作,表达了作者想要取得胜利的决心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