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澄空静不流,那分南北照神州。
皇图巩固天为堑,汤沐潆洄海似沤。
朝贡越裳航万里,车书吴会奠千秋。
观涛谁著三都赋,江上应标此柱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登金山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水月澄空静不流,那分南北照神州。

  • 这句描绘了月光如水,清澈明亮,映照着整个天空和大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那分”意为“如何分辨”,表示无法分辨方向,只能感受到整体的宁静。

  • “神州”指中国,这里用来象征国土。

  • 皇图巩固天为堑,汤沐潆洄海似沤。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稳固、疆域广阔的自豪感。

  • “皇图”指的是国家的统治图谋或计划。

  • “天为堑”形象地比喻国家的疆土就像天堑一般坚固,难以逾越。

  • “汤沐”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官邸,这里是泛指帝王的居所。

  • “回流”在这里比喻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 “海似沤”形容海水的波涛汹涌,如同水泡般不断涌现,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 朝贡越裳航万里,车书吴会奠千秋。

  • 描述了古代的外交往来和文化交流。

  • “朝贡”是指诸侯对天子的臣服和进贡。

  • “越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代指远方来朝的国家。

  • “吴会”指的是古吴国和越国的都会之地。

  • “奠”意为确立、奠定,这里用来形容建立长久稳定的国际关系。

  • “千秋”指的是千年,这里用来表达这种交流与合作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 观涛谁著三都赋,江上应标此柱留。

  • 这里的”三都赋”是指东汉文学家班固所著的《三都赋》,其中描写了洛阳、长安和江都(今江苏扬州)等地的美景,但此处可能是用来比喻对自然景观的赞颂。

  • “江上”指的是长江之滨,这里用作地理背景。

  • “应标此柱留”可能是在说这座塔或者石柱会成为后人赞美的对象,流传后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强盛、文化繁荣的自豪感和美好愿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感抒发,也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